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是评价地表植被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分析和评价全球和区域生态环境、碳循环等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光能利用率原理,利用NOAA/AVHRR数据作为遥感数据输入源,采用Monteith模型,结合相应的地面气象资料以及辐射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黑龙江省2003年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状况进行了评估,并对NPP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主要的工作和研究结果包括如下几点: 1)在分析了各种NPP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最终选择Monteith光能利用率模型,利用地面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对黑龙江省2003年的植被NPP进行了估算。其中NPP的平均值为329.2 gC/(m2·a)。 2)分析了黑龙江省NPP空间分布格局。 从整体上来看NPP的空间分布与年均降雨量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黑龙江省中、东南部湿润且热量较好地区,NPP值较高;西部干旱地区和北部大兴安岭寒温带热量资源匮乏地区,NPP值较低。 3)比较了不同植被类型的NPP的空间分布。 黑龙江省不同植被类型的NPP分布情况来看,其NPP值差异显著,由森林、灌丛、农作物、草原依次递减。 4)分析了NPP与气候要素、NDVI的关系。 通过对NPP与温度、降水量、NDVI的关系的分析,其结果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均通过显著性检验(p<0.01),并得出了线性回归模型。其中降水是NPP最主要影响因子。 5)对估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验证。 从多个角度比较了前人的NPP结果与本文结果,得出一致的初步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