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情况下,污染底泥能够使上覆水体水质恶化并且危害水生生态,进而影响到人类生产和生活。考虑到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会减少水体环境的库容或者妨碍航道的通行。因此,对污染底泥进行疏浚有时是必要的。鉴于污染底泥中含有重金属和诸如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如果未得到合理处理和处置,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文采用浸出毒性方法研究了CaO、M1(一种镁系胶凝剂)以及多种磷酸盐对底泥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并且考察了各种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TW-80,大豆卵磷脂),天然碳源(木屑、奥绿肥),化学碳源(醋酸钠、乳酸钠)、蘑菇渣、矿化垃圾以及尿素、零价铁对底泥中菲和蒽去除的影响。CaO和M1对Zn,Pb,Ba,Mn具有稳定化作用,当CaO的添加量为75 g/kg,Zn,Pb,Ba,Mn的浸出浓度分别降低了72.8 %,67.6 %,34.9 %和94 %;当M1的添加量为200 g/kg,Zn,Ba,Mn的浸出浓度分别降低了85.1 %,76.1 %,99 %,而Pb的浸出浓度降低了95 %以上。当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钙、磷酸氢二铵和磷酸二氢钠添加量均为100 g/kg,Zn的浸出浓度下降了70 %-85 %,Mn的浸出浓度下降40 %-90 %,Ba的浸出浓度下降95 %以上,但是这些磷酸盐的加入使底泥中总磷的浸出浓度显著增大,有可能增加环境风险。菲和蒽的非生物迁移与时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风干矿化垃圾(DAR)可以降低底泥中菲和蒽向大气的迁移速率,但是没有强化菲和蒽的生物降解;此外发现,相对于非水淹状态,新鲜矿化垃圾(FAR)在水淹状态下具有更强的脱氢酶活性及更强的菲和蒽的降解性能。在缺氧的条件下,FAR可以提高底泥中菲和蒽的降解速率。添加SL(大豆卵磷脂)、醋酸钠、乳酸钠、蘑菇渣可以大幅度提高底泥基质的脱氢酶活性(DHA);Os(奥绿肥)和木屑对底泥中菲和蒽的降解有积极作用,添加2 %的Os使30 d内底泥中菲和蒽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9.2 %和11.7 %,添加1 %的木屑使30 d内底泥中菲和蒽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4.4 %和7.5 %;醋酸钠和乳酸钠能够显著提高底泥中蒽的降解率,添加40 mM/kg醋酸钠在30 d可以使菲和蒽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2.9 %和53.3 %,添加40 mM/kg乳酸钠在30 d内可以使菲和蒽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8.2 %和62.6 %。而蘑菇渣对底泥中菲和蒽起到很好的降解效果,添加10 %的蘑菇渣在30 d内可以使底泥基质的菲和蒽的降解分别提高34.8 %和52.7 %。零价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底泥中的菲和蒽的去除率,添加1 %零价铁30 d后,底泥中菲和蒽的去除率分别增加13.1 %和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