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地区黑龙江变质杂岩的岩石学研究及其岩相古地理意义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kica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依兰地区的黑龙江杂岩,作了全面的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学、年代学、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最新勘探资料,探讨了依兰地区黑龙江杂岩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和年代学特点,并对黑龙江杂岩的地质意义提出了新的见解。黑龙江变质杂岩的结构形态表现出变质作用中的重结晶和经历了多期次的变质变形作用特征;其典型岩石黑硬绿泥石片岩形成于佳木斯地块向西与松嫩地块俯冲拼贴过程中蓝片岩变质作用的后期,压力稍有降低而温度略有升高的变质环境,是蓝片岩向绿片岩转变的高压绿片岩相变质条件下的产物,岩石矿物学研究表明黑硬绿泥石片岩形成于250-400℃,6-9Kbar的变质条件下。对黑龙江变质杂岩中典型岩石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合佳木斯地块上出露的同碰撞火山弧花岗岩及其他岩石的年代学研究成果,推断出佳木斯地块与其西缘的松嫩地块之间洋壳的俯冲消减作用和随之而来的陆陆碰撞作用发生在约317-220Ma之间,而黑龙江杂岩的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可能发生在254 Ma之前;其岩石、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其形成与大洋两侧的板块进行俯冲碰撞的环境或陆间洋盆消失闭合的环境。综合佳木斯地块同位素研究成果,结合该区古生物的研究和地质特点,推演出依兰地区黑龙江杂岩的形成演化模式,绘制了晚石炭-早二叠世东北地区的岩相古地理简图,本区深部的晚古生代地层可能为油气勘探带来新的突破,为东北地区的石油远景评价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贵州西部煤矿区的煤层地球化学的研究是当前我国地层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对毕节煤矿区——贵州第二大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和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来指导我们的一切工作,始终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任务。丢掉
中央政策研究室汪金权同志指出 当前,共产党员信念的考验变得更加现实、更加严峻。 随着一个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浪潮,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言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定位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科学定位是我党经济体制理论的历史性突破和升华,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实践经
本文根据地震、地质等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应用断层落差法对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纪的断裂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区内断裂活动具有多期性和区域性特点,孔店-沙四期断
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堆积了晚新近纪以来厚达上百米的风成红粘土-黄土序列,是古环境、古气候信息的良好载体。随着古地磁年代学手段的应用以及多种气候指标的建立,对东亚地
我们常称课堂为“黄金45分钟”,这说明课堂的效率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整体效果.现在的英语课堂虽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满堂灌”,但仍然以教师讲为主.尽管教师讲得滔滔不绝
期刊
当今世界,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及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对过去气候
3.15,在这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们遇见了一场真实的产业盛会,折射出一个产业真实的面貌。在谈论消费升级、引导消费者生活方式转变的当下,我们尤为需要串起产业链,
二维设计构成课程是研究设计构成中三大重要元素——形态、色彩及二维空间构成原理的基础课程。在基础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