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关注的是,在老龄化大背景下,珠三角地区老年大学中老年学员所产生的交往行为,以及承载这些交往行为的各种空间的设计策略。论文通过对《交往与空间》、《外部空间设计》等理论研究资料,对老年大学、交往行为及交往空间有了理论层面的认识。结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研究,形成了建筑外部交往空间、建筑内部交往空间和灰空间交往空间的研究框架。在这个框架指导下,对珠三角地区内几所高水平的老年大学进行了实际调研,重点研究了老年大学的物质环境,以及老年学员的交往行为。通过对老年学员交往行为的调查、研究、统计和分析,分析出了老年学员交往行为的各项特点,并通过时态观察分析得出了老年学员交往行为与老年大学建筑空间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从老年大学的物质环境出发,对重点调研案例进行细致分析,为理论研究找到了一些现实案例。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找出了一些珠三角地区老年大学的物质特点以及学员活动特点,并提出了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论文将珠三角地区的老年大学交往空间拆分为不同类型的节点,对节点进行逐项分析。通过对交往空间节点的空间特点进行研究,对每一项空间节点都给出相应的设计要点。通过总结并得出现有老年大学的改善策略和新建老年大学的设计策略,现有老年大学需要挖掘“剩余空间”的剩余价值,新建老年大学则需要考虑老年大学整体性、学员活动多样性和活动需要、珠三角地域性、老年大学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因素。本文希望对珠三角地区的老年大学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能够为以后本地区的老年大学的建设提供一些设计依据,提高老年学员的学习生活质量,进而使他们能够享受快乐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