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江苏省扬州市耕地土壤肥力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结合地统计学的方法,对扬州市1984年、1994年、2005年、2014年四个时期耕地土壤主要肥力指标(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时空演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地貌类型、成土母质、施肥、秸秆还田、种植制度等因素对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1984年共采集了4107个土壤样品,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均值分别为7.51、21.62g/kg、6.42mg/kg、108mg/kg;1994年共采集了2862个土壤样品,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均值分别为7.07、16.15 g/kg、6.60 mg/kg、63mg/kg;2005年共采集了4018个土壤样品,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均值分别为6.83、28.39 g/kg、14.39mg/kg、116mg/kg;2014年共采集了6009个土壤样品,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均值分别为6.74、27.63 g/kg、13.88mg/kg、99mg/kg。(2)1984-2014年四个时期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不变。土壤pH:里下河地区>沿江圩区>通南高沙土区>丘陵地区;土壤有机质:里下河地区>沿江圩区>丘陵地区>通南高沙土区;土壤有效磷:里下河地区>沿江圩区>通南高沙土区>丘陵地区;土壤速效钾:里下河地区>沿江圩区>丘陵地区>通南高沙土区。(3)30年间扬州市耕地土壤pH呈持续下降趋势,其中前20年下降幅度较大,后10年渐趋稳定,下降0~1个单位的面积最大,占总面积47.15%,下降大于1个单位的面积占总面积39.33%。土壤有机质前10年呈下降趋势,后20年稳定回升,上升0~20g/kg之间的比例占总面积79.2%。土壤有效磷前10年呈稳定趋势,中间10年上升比较快,后10年呈高态稳定,增加0~20mg/kg的面积达89.67%。土壤速效钾前10年下降较快,中间10年有所回升,后10年又呈下降趋势。(4)影响耕地土壤肥力空间变异驱动因子主要有地貌类型、成土母质、土壤质地;影响耕地土壤肥力时间变异驱动因子主要有施肥、秸秆还田、种植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