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渗透和历史城市保护意识的提高,名城保护体制逐步完善,保护规划已经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然而传统的工作方法,难以处理海量的基础数据,更无法对其进行分析,很难满足当前名城保护规划形势发展的需求。
针对这一需求,本文将空间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保护规划的要求相结合,研究GIS技术与保护规划的整合过程和方法。在分析国际国内历史城市保护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明确了当今我国保护规划的目的、原则、要求,并以此为理论指导。借助GIS技术平台,将之与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基础资料整理、保护名录制定、各类保护区范围划定、城市整体形态控制等工作要求进行结合分析,试图做到将GIS技术与规划过程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解决规划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的科学性。
本文以南京为例,结合空间数据库的特点和保护规划的工作需求,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空间信息数据库”。以此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了名城历史资源评价体系,并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指标设计、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方法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详细介绍了在GIS技术平台上,如何将以上各种方法综合运用到历史资源的评价过程中。最后,结合保护规划中其他方面要求,介绍了GIS技术在保护区划定、城市空间高度控制等方面应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