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干燥根及根茎,是常用的大宗药材,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丹参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饮片形式,临床应用不断增加。在丹参配方颗粒的生产中,作为原料的丹参饮片是制约配方颗粒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传统丹参饮片的生产是将干药材软化后再切片、干燥,生产过程繁琐,对饮片质量影响大。本文以研究丹参药材鲜切饮片在配方颗粒中的应用为目的,考察不同的饮片厚度和干燥方法对饮片质量、水煎煮提取率等的影响,同时和传统的丹参干药材软化切制饮片进行比较,探索适合于配方颗粒生产的丹参药材鲜切饮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丹参药材鲜切饮片的厚度和干燥方法对饮片外观性状有一定影响:烘干处理的丹参饮片表面皱缩,断面纹理清楚呈黄白色,饮片质地较硬;晾干处理的饮片表面皱缩程度较烘干处理饮片更严重,断面纹理清楚,但出现氧化褐变现象,饮片质地较硬;微波干燥处理厚度为3 mm饮片表面有皱缩现象出现,而5 mm、7 mm以及9mm厚度的丹参饮片表面皱缩程度较轻或不皱缩,断面纹理清楚,呈浅黄色,无氧化褐变现象,饮片质地疏松,饮片表面颜色呈深红棕色。在饮片收率接近的情况下,相比较其他两种干燥加工方法,微波干燥耗时更短,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更适合于生产应用。2.丹参药材鲜切饮片的厚度和干燥方法对浸出物有显著影响: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随饮片厚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相同干燥方法不同厚度饮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干燥方法上,烘干和微波干燥的饮片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各厚度均高于晾干。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随饮片厚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烘干和微波干燥处理不同厚度饮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晾干处理的饮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微波干燥的丹参饮片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各厚度高于烘干和晾干处理。以上结果表明微波干燥丹参饮片醇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浸出物的量均较高,可见微波干燥可以有效提高丹参饮片的浸出物含量。3.丹参药材鲜切饮片的厚度和干燥方法对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显著影响:不同饮片厚度和干燥方法对丹参酚酸B的含量有不同影响:对于烘干和微波干燥,饮片厚度3-7 mm时,不同厚度间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厚度9mm的饮片含量最高,晾干的饮片不同厚度间无显著差异。对于总丹参酮而言,晾干处理的饮片中丹参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微波干燥,烘干处理的饮片中丹参酮含量最低。以上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能够提高丹参酚酸B的含量,而且对丹参酮影响较小,而且微波干燥时间远远小于晾干,所以本研究认为中微波干燥适合于作为丹参药材鲜切饮片的干燥。4.丹参药材鲜切饮片的厚度和干燥方法对对水煎煮提取率和提取效率有显著影响:不同干燥方法制备的丹参饮片,随厚度的增加提取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对于相同厚度的饮片,干燥方法对提取率的影响不同:当切片厚度为3 mm时烘干法制备的饮片提取率最高,其次是微波干燥;当厚度为5-9 mm时,微波干燥法制备的饮片提取率最高。对于不同厚度的饮片,第一次煎煮的提取率均是微波干燥的最高,其次是烘干,表明微波干燥有利于提高成分的溶出速率,提高提取效率。因此,丹参药材鲜切加工厚度3 mm,采用烘干或微波干燥法制备的饮片更适合于作为配方颗粒生产的原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5.干药材软化切制时软化方法和切片厚度对饮片质量和水煎煮提取率有重要影响。当软化含水量40%时最适于药材切制,收率高,饮片切面平整,蒸制软化和淋润软化、浸泡软化相比,药材表面颜色加深。三种软化方法切制的不同厚度的丹参饮片其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对于相同厚度的饮片,蒸制软化法的浸出物最高,浸泡软化法的最低。从饮片切制厚度上,三种软化方法所得饮片丹参酚酸B的含量均为4 mm>2 mm>6 mm,从不同软化加工工艺上来说丹参酚酸B的含量为蒸制软化>淋润软化>浸泡软化,但是蒸制软化中丹参酮含量低于淋润软化和浸泡软化。蒸制软化所得的饮片中水煎煮提取率较其他两种软化方式都高。综上可知,丹参药材鲜切加工厚度3 mm烘干或者鲜切加工3-5 mm微波干燥所制备的饮片质量较好,水煎煮提取率和提取物中丹参酚酸B等水溶性成分含量较高,更适于作为配方颗粒生产的原料。干药材蒸制软化切片厚度2-4 mm时水煎煮提取率和丹参酚酸B含量较高,适于配方颗粒生产使用。从节约资源和生产成本的角度看,药材鲜切制备饮片用于配方颗粒生产具有产业链短,节约资源、能耗和成本等优势,因此药材鲜切饮片在配方颗粒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