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间歇缺氧致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建立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慢性间歇缺氧致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探讨相关致病机制。研究地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动物实验室研究对象:4月龄健康新西兰兔24只,其中雌兔11只,雄兔13只。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合并缺氧组,每组6只。观察各组兔第0周、第6周、第10周外周血血脂(TG、CHOL、LDL-CH)和C反应蛋白变化;实验第10周取各组兔主动脉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1、组内比较:慢性间歇缺氧组、高脂饮食组、慢性间歇缺氧合并高脂饮食组血脂学指标与实验开始时比较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2、组间比较,慢性间歇缺氧组、高脂饮食组、慢性间歇缺氧合并高脂饮食组的血脂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大部分有明显差异;3、实验第6周,各实验组C反应蛋白升高。慢性间歇缺氧组、慢性间歇缺氧并高脂饮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慢性间歇缺氧组、高脂饮食组、慢性间歇缺氧合并高脂饮食组动物主动脉管壁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严重程度比较,慢性间歇缺氧并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组>慢性间歇缺氧组。结论:1、单纯慢性间歇缺氧10周时可使兔主动脉产生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2、慢性间歇缺氧合并高脂饮食10周时可使兔主动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其他文献
目的:隐匿性高血压与正常高值血压在高血压的诊断中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发现,本次研究主要了解隐匿性高血压与正常高值血压对左室肥厚的影响,引起人们对二者足够的重视。方法:从
目的:观察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中肾组织intermedin(IMD)及其受体系统——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AMP)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受损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保护
第一部分PCOS卵巢超声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的超声影像学特征。 方法:对396例PCOS患者和50例基础体温(BBT)双相的不孕症患者(正常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