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以后赣县鹭溪钟氏与地方社会变迁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nc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鹭溪钟氏家族文献《赣县鹭桃溪联修族谱》(1949年版)及地方志、田野碑刻为史料基础,以南宋以后鹭溪钟氏家族历史演变为主要线索,力图管窥赣县区域家族与地方社会的历史变迁。南宋绍兴六年,始迁祖钟舆从兴国竹坝迁赣县鹭溪,鹭溪钟氏的家族历史由此发端。钟舆开基以后,家族人丁不旺,数代单传,间有失考者,传至元末明初,仅有第9世钟思德一脉在此生息繁衍。钟思德、钟思寿兄弟是家族第一批有家传记录的人物。《大宾暨徵士合传》记录钟思德、钟思寿的故事,二人生活于元末明初,透过传文看到以钟思寿、思德为代表的鹭溪钟氏建设家园,耕服生产的历史情境,从中也可窥见明初时代下的赣县地方社会。入明以后,家族历史逐渐清晰,家族开始重视教育,培养诗书之才。透过明前中期钟玉渊五兄弟的传记文献,可以看到家族已经逐渐脱离“乡野气息”,开始有了“诗书之气”。至明中后期,家族继续俯首农桑、发展生产。与此同时,族人开始追求功名,投身举业,至明万历年间家族出现第一位有史可考的官吏。明中后期,家族继续发展,渐渐饶裕,又有族人入选府县学,这为家谱修撰奠定了文化基础。鹭溪钟氏族谱历经明弘治五年初修,隆庆三年重修,谱牒修撰成为明中后期家族建设的重要内容。清时期,特别是清前期社会动荡不安,两次“金、王之变”、清初流寇以及“三藩之乱”给家族带来巨大灾难,但传统社会文化的传承机制并未中断。乱后家族迅速恢复,修家谱、建祠堂、促教育、建义仓成为清时期家族生活的主题。乾隆以后,随着家族在科甲举业上的努力,逐渐演变为地方文化大族,与此同时,家族也不断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建构地方权势。然而,咸丰丁巳太平军变乱给家族致命一击,人口锐减,村落焚毁,之后虽再次振兴却难现乱前的辉煌。南宋以后赣县鹭溪钟氏的兴衰变革,折射出赣县区域历史文化的变迁过程。
其他文献
头骨是多种器官和生理功能的组合体,执行包括嚼嚼、视听、支撑大脑和头颅等功能,因此头骨的形态结构特征备受关注,在动物的分类系统和进化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系统发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重要射频前端器件的天线,其性能影响整个通信质量。提高天线的性能已经成为必然研究方向。其中圆极化天线具有抗极化失配,抗法拉第旋转效应等优点;且圆极化天线可以接收任意方向的线极化波,和圆极化波能被任意极化形式的线极化天线接收。其因为这些优于线极化天线的优点而被广泛研究。双圆极化天线能在同一频段范围内既辐射左旋圆极化波又辐射右旋圆极化波,一副天线可以实现两幅天线的功能,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
中国人民主价值观的各种调查结果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分歧。文献分析表明,先前调查在民主价值观的测量方式上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假定中国人拥有某种同质性的民主价值观,并以由
枇杷是一种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常绿果树,枇杷果实、枇杷叶、枇杷树等均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生态价值。其中,塘栖枇杷作为国宝级优质枇杷品种享誉国内外。近年来,虽然塘栖枇杷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气候多变等原因,影响到塘栖枇杷的产量与质量。研究塘栖枇杷的生境特征,分析其生境空间适宜性,有助于对塘栖枇杷种植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提升果实品质,并且可以有效防御气象灾害,提高气候资源
自从Kaplan和Norton创建平衡记分卡以来,在绩效考核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研究试图从平衡计分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给我国服装企业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
以玉米淀粉为脱水剂制备无水乙醇的优点,吸附原理及推荐的工艺流程。
心理学描述的情绪定义是:个人因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复杂反应,是一个多成分的复合过程,它是包含着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个主要成分的生物性反应。音乐作品是由
对浙江天目山2株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分别简称为CF-1,CF-3)及南京紫金山8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分别简称为PM-1—PM-4,PM-7—
目的研究细胞窖(Caveolae)调节蛋白血清剥夺反应相关蛋白(Serum Deprivation Response Protein,SDPR)m RNA和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针对紫铜焊接容易出现热裂纹严重的问题,本课题采用超声辅助钨极氩弧焊新工艺对紫铜板进行焊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GTAW焊可有效避免热裂纹,细化晶粒,提高焊缝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