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生活在复杂的声环境中,很差的声环境会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学校这类“噪声敏感建筑物”而言,声环境更是保证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长期以来,我国的校园声环境质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好转,改善校园声环境状况也成了当务之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北京市区内中学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相关资料分析,结合城市环境噪声对校园声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
本文根据特征明显、代表性强以及便于比较的原则,选取了北京市区8所不同特点的中学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数据采集、问卷调查和综合分析工作。根据学校室内外声环境的客观数据,文章从声学要求、噪声源类型、噪声传播过程、围护结构隔声、房间音质设计等方面对校园声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力求找出影响学校建筑室内声环境质量的控制要素及其主要规律。为全面了解师生对校园噪声干扰的主观反映,本文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等不同人群分类进行问卷抽样调查,主要针对不同使用功能房间内、不同外界噪声对学生听课、写作业和教师授课、备课等活动的干扰进行了主观评价分析。
结合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论文着重从城市规划设计、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和围护结构隔声设计等角度探讨了改善中学校园声环境的基本途径,提出了改善校园声环境的设计策略,并对一个实际的中学校园规划项目进行声环境设计,将论文研究结果在实践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