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检测模型小鼠血浆及皮肤组织中IL-8及瘦素的表达水平,探讨IL-8及瘦素在硬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用博莱霉素(BLM)造模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10只。模型组小鼠每日用BLM(200μg/ml)0.1ml在小鼠背部皮肤皮下注射,对照组小鼠每日用磷酸盐缓冲液(PBS)0.1ml于背部相同部位皮下注射,连续四周后分别取小鼠背部皮肤及肺组织、血浆。采用HE染色观察皮肤及肺的组织病理变化特点,并测量两组小鼠真皮厚度;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分别检测两组小鼠血浆IL-8及瘦素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8及瘦素在皮肤中的定位及表达,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小鼠真皮厚度的差异、IL-8及瘦素表达差异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切片表现出典型的硬皮病病理学改变,同时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切片显示肺泡间隔增宽以及大量单个核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真皮较对照组显著增厚(135.6±3.707 VS84.94±1.752μm,p<0.01)。 ②ELISA法测得硬皮病模型小鼠血浆中IL-8及瘦素表达水平上升(194.1±20.24 VS90.6±9.18pg/ml,p<0.01;198.1±10.17 VS149.0±4.62pg/ml,p<0.01),两者呈正相关性(r=0.8445,p<0.01)。 ③免疫组化法检测IL-8及瘦素在硬皮病模型皮肤中表达阳性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博莱霉素反复皮下注射可诱导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为采用该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硬皮病小鼠血浆及皮肤组织中IL-8及瘦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提示这些因子在硬皮病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