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是汉语中普遍、常用的语言现象。委婉语的构成手段多样,有语音、词汇、语法等手段。委婉语的类型多样,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从功能角度还是婉指对象等角度出发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本论文从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汉语疾病类委婉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现象三大章节对汉语疾病类委婉语进行研究。汉语疾病类委婉语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本文第一章节根据汉语疾病类委婉语词的特点以及汉语的语用习惯,分别从发病位置、构成手段、发病对象、话语双方、色彩意义、分级修辞等角度探讨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的类型,从而对汉语疾病类委婉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汉语疾病类委婉语之所以有这么多不同的类型,与其产生原因有重要关系,本文第二章节主要从文化心理、言语交际需要以及语用原则三个角度深入探讨了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的产生。其中,在语用原则方面分别运用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顾曰国所提出的符合汉语语言特色的礼貌原则来探讨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的产生。通过一、二章节对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类型、产生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委婉语与社会文化现象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接着本文第三章节研究了汉语疾病类委婉语所反映的等级差异明显、对疾病存在矛盾看法、“酒”文化、旧社会性病横行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对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的研究采用了新视野、多角度的研究方法,运用了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模糊语言学、语用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知识点。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从语用学中的合作、礼貌原则角度探讨了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的产生,第二点是从语言与文化之间联系的角度探讨了汉语疾病类委婉语所反映的中国社会文化现象。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起世人对汉语疾病类委婉语的了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