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变CT特征在甲状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of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是颈部及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主要病变分为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临床和影像学诊断鉴别困难。  目前在甲状腺癌的诊断方面虽有不少进展,但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对甲状腺某些疾病的诊断标准尚不明确,某些甲状腺病变的鉴别诊断要点中存在许多重叠性的部分。  CT应用于甲状腺的诊断首次报告见于1977年,从而使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又有了新的方法。  随后二十几年来,CT扫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螺旋CT(SCT)及多层螺旋CT(MSCT)的应用,高分辨力CT(HRCT)的出现,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再加上CT图像后处理技术最大表面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技术(VRT)、多重面重建(MPR)技术的发展运用,能够更好的立体直观的观察病灶。由此,甲状腺CT检查变得日益重要。  甲状腺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性特点。正常甲状腺在CT平扫时,表现为气管两侧的均匀高密度结构,CT值多在70HU以上,明显高于颈部大血管、肌肉组织,这是由于甲状腺内碘含量高的缘故。甲状腺组织富于血管,因此注射造影剂后增强明显。甲状腺病变时,由于甲状腺组织异常或功能有障碍,其摄碘能力和血供均受影响,甲状腺病变区呈低密度改变,在CT上能够清楚地显示出来。CT扫描是甲状腺病变非常理想的检查方法。  目的:甲状腺病变均可出现囊性变。本研究课题通过良、恶性甲状腺疾病囊性变的CT表现特点,比较良、恶性病变中的囊性变的边缘、囊性变大小、多少、分布、囊性变是否规整和囊性变内容物成分及是否合并钙化等有无差异,运用统计学方法,总结出囊性变对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本课题采取回顾性诊断性临床研究设计方案。  1.收集从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术前经我院CT检查诊断的甲状腺疾病伴囊性变病例156例;这些病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并有完整的CT扫描图像、临床资料及最终手术后病理结果。  2.符合纳入标准病人CT图像由至少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采用适当  窗宽、窗位以显示甲状腺病灶,意见不一致时互相讨论,以得出一致性结果为准。通过对(1)囊变大小、范围,(2)囊内成分的平扫CT值,(3)是否合并钙化,(4)囊性变内CT平扫密度是否均匀,(5)囊变是否规整,(6)囊变发生的位置,(7)囊性变边缘是否清晰,(8)囊性变的单发或者多发等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纳入156例病例,这些甲状腺病变均伴有囊性变。其中甲状腺癌31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29例、滤泡状癌1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甲状腺良性病变125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84例,甲状腺腺瘤12例,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桥本氏甲状腺炎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桥本氏甲状腺炎18例,甲状腺腺瘤伴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合并腺瘤1例,合并腺瘤并结甲1例,合并结甲并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1例。  1.以甲状腺囊性变大小(横断面最长径)为诊断指标:甲状腺良性病变125例,其中良性病灶囊性变横断面最长径均值为2.02cm±1.03cm;甲状腺恶性病变31例,其中恶性病灶囊性变横断面最长径均值为1.12cm±0.74cm。经T检验甲状腺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囊性变横断面最长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甲状腺病变囊性变范围越大,越趋向于良性病灶。  2.以囊内密度平扫CT值为诊断指标(所测量值均为囊内CT平扫时最高密度处CT值):甲状腺良性病变125例,病灶内囊性变平扫CT值约36.74HU±17.69HU;恶性病变31例,病灶内囊性变平扫CT值约45.23HU±17.83HU。经T检验甲状腺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囊内密度平扫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甲状腺恶性病灶较良性病灶其内囊性变平扫CT值高。  3.以甲状腺病灶囊性变并合并钙化为诊断指标:本研究156例甲状腺合并囊性变病例,良性病变125例,其中合并钙化灶者35例(28.0%);恶性病变31例,其中合并钙化灶者16例(约52.0%)。经χ2检验,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钙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甲状腺恶性病变较良性病变更容易合并钙化灶。  4.以甲状腺病灶囊性变内CT平扫密度是否均匀(同一层面或不同层面测得囊性变内CT平扫密度差别为≥10HU者规定为其内密度不均匀,反之为囊内密度均匀)为诊断指标:本研究156例病变中,囊性变内CT平扫密度不均匀者87例,其中良性病变63例(50.4%),恶性病变24例(77.4%);经χ2检验,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其内囊性变内CT平扫密度是均匀与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甲状腺恶性病灶较良性病灶其囊内密度越不均匀。  5.以甲状腺病灶内最大囊性变形状规整与否(圆形或者类圆形定义为规整,反之为不规整)为诊断指标:本研究156例病变中,囊性病变不规整者94例,其中良性病变70例(56.0%),恶性病变24例(77.4%)。经χ2检验,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内最大囊性变形状规整与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灶较良性病灶其内囊性变形态多不规整。  6.以甲状腺病灶内最大囊性变位置(位于甲状腺左叶或者右叶)为诊断指标: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其内最大囊性变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以甲状腺病灶囊性变边缘清晰与否为诊断指标: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其内囊性变边缘清晰与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8.以甲状腺病灶囊性变单多发(囊性变1个者定义为单发,>1个者定义为多发)为诊断指标: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其内囊性变单多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扫描在甲状腺病灶合并囊性变中发现囊性变横断面范围小,囊内CT平扫密度较高,囊内密度欠均匀,囊变形态不规整,并且合并钙化灶时,应考虑甲状腺癌可能性大,应进一步行穿刺活检或及早手术切除。
其他文献
在耳蜗中,ATP(三磷酸腺苷)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其作用是比较复杂的。近年来,有关ATP在耳蜗中的作用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生理状态下,耳蜗内有一定的ATP合成和释放,这使得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