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十七大报告提出“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陕西省委、省政府开展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群众与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但是陕西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措施依然变化不大,主要是以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中的相关条款为依据。从基金的实际运行来看,普遍存在农保基金筹集难、保值增值难以及养老金发放难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高效的基金管理模式。本文将陕西省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陕西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评述等。第二章是陕西省农保基金管理的回顾和现状,对农保基金管理变化前后进行比较,并针对陕西省农保基金管理改革产生的内外部效应进行分析评价。陕西省农保基金管理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对建设和谐陕西与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都有积极作用。第三章对陕西省农保基金分别进行了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和可持续性分析。陕西省农保基金有较强的代内收入再分配功能,双向补贴政策对收入再分配效应有显著影响,补贴机制和基金收益率原因,致使不同年龄参保农民的纯受益额有一定的差距;在新型农保制度下的情况下,若加强基金运营管理,既可以保证农保基金安全、有效、持续运营,又可以提高保障参保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水平。第四章从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新要求,分析了当前陕西省农保基金的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从而为解决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五章从农保基金管理的筹资模式和运营模式两方面出发,对现有的模式进行总结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适合陕西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第六章基于上述分析,针对陕西省农村社会养老基金管理提出了对策:强化政府的责任,加大支持力度;着眼未来发展,实现有效衔接的机制;加强工作平台建设,规范业务流程管理;推动基金运营模式创新,拓宽农保基金增值渠道;健全基金监督体系,完善农保基金风险防范机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