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绪年间河南灾荒频仍,其灾荒发生频度居于各省前列,所以,以河南为个案来说明清末灾害群发期对晚清社会的影响,不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及说服力,而且对于从微观角度来深化和充实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更具有学术意义,在现实中亦极具针对性,现实意义鲜明。本文分六个方面,对光绪年间河南灾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一、二、三方面主要分析了河南灾荒发生的特征、原因和影响。四、五、六部分主要探讨了官方、江南民间、和河南民间三种力量在灾时的的救济情况。具体来讲,一、主要分析河南灾荒发生的时空特征,以数字统计的形式分别分析了水、旱、风、雹、虫、疫等灾种发生的时空特征,据此得出光绪年间河南灾荒发生的总的时空特征;二、分析了此期河南灾荒频发的社会原因。三、分析了灾荒对农业、人和社会的多重影响。四、五、六部分分别探讨了三种力量在灾时的救济状况,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官方赈济仍居主导地位,但其救济效果不佳;江南民间力量对豫义赈则因其自捐自办、廉洁高效的赈灾特点受到了普遍认同;河南民间自救也仍在小范围内发挥着一定作用,但影响有限,从赈灾过程中反映出的三种力量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