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已经成为部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90年代的“大话西游”在大陆的火爆现象到如今的“犀利哥”、“凤姐”等文化现象,大学生始终聚集在网络流行元素的最前线。但是,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以及大学生在后青春期心理的不成熟决定了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并不是都是理性的,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的双刃剑作用已经成为影响虚拟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论述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的概念、类型、作用、理论依据,为引导行为的可能性指明方向;并运用人本心理学、载体论、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逐一从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主体、行为动力、行为目的、行为实现的途径、行为实施的保障五个方面对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论述,以及通过发生机制的探讨,进而总结出行为发生的规律。通过对现实视域下开展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的必要性分析和行为现状的分析,得出了现实视域下引导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对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的发生机制和规律的分析研究,指出行为引导的对策和建议,即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和推动网络民主法制的建设。在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的虚拟性和自由性为突破口,本着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结合心理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运用访谈法、文献整理法、科学抽象法,探寻切实可行的大学生网上群聚行为引导教育的研究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