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ai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目前已知体内最强的一种扩血管作用的多肽,对调节血管、维持循环、稳定内环境起重大作用。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后CGRP水平的变化,结合超声心动图,以了解CGRP的浓度及变化是否可以有效地反映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状态的改变。   方法:选择2011年09月至2012年0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成功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1-12岁,男孩43例,女孩47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三组,每组各30例;再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A组(肺动脉平均压≤20mmHg,25例)和B组(肺动脉平均压>20mmHg,65例)。对所有患儿均采集其临床资料,并在施行介入治疗前及术后24小时、术后3天、术后5天和术后3个月分别采集其静脉血测定CGRP水平;同时在介入治疗前、术后5天、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分别查超声心动图,其中评价心功能的指标包括:右室横径(RV)、右房横径(RA)、左房前后径(LA)、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前后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每搏输出量(SV)、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介入治疗前及术后24小时、术后3天、术后5天、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心脏杂音、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PDA组、VSD组、ASD组三组间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A组、B组两组间在上述指标上差异也不明显。   2.CGRP水平的变化:术前PDA组、VSD组、ASD组间CGRP浓度有显著性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ASD组、VSD组、PDA组。三组术后24小时CGRP较本组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CGRP浓度开始逐渐下降,以术后3个月降低最明显,其浓度仍高于术前。术前A组CGRP浓度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术后两组各时间点CGRP浓度均较本组术前升高,术后24小时达高峰,术后3天开始下降,术后3个月下降明显但仍比术前高。B组术毕至术后5天CGRP浓度显著高于A组各对应时间点的CGRP浓度。   3.房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变化:术前PDA组以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为主,VSD组以左心室增大为主,ASD组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为主。术后PDA组左心功能改善显著,ASD组左心功能改善不明显;ASD组右心功能改善最显著,PDA组和VSD组右心功能变化不大。各组房室大小及心功能改善以术后6个月最明显。   3.1 PDA组介入治疗前后房室结构及心功能改变:介入术后5天、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LA、LVEDD、LVESD、LVEDV、LVESV、SV均小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减小最明显。而介入治疗前后RA、RV、FS、EF无明显变化。   3.2 VSD组介入治疗前后房室结构及心功能改变:术后5天、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LVEDD、LVESD、LVEDV、LVESV、SV均明显小于术前,随访至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进一步减小。而RV、RA、LA、FS、EF较介入治疗前变化不大。   3.3 ASD组介入治疗前后房室结构及心功能改变:RV、RA在术后5天减小,术后6个月随访RV、RA进一步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LVESD、LVEDD、LVEDV、LVESV、SV在术后5天、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均增大,其中术后6个月最明显。但EF、FS在介入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4.CGRP与心功能的关系   4.1 PDA组介入治疗前后CGRP与心功能的关系: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5天及3个月CGRP水平与LA、LVEDD、LVESD、LVEDV、LVESV、SV相关关系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A、RV、FS、EF相关关系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4.2 VSD组介入治疗前后CGRP与心功能的关系: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5天及3个月CGRP水平与LVEDD、LVESD、LVEDV、LVESV、SV相关关系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V、RA、LA、FS、EF相关关系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4.3 ASD组介入治疗前后CGRP与心功能的关系: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5天及3个月CGRP水平与RV、RA、LA、LVESD、LVEDD、LVEDV、LVESV、SV相关关系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F、FS相关关系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5.所有研究对象在介入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心脏杂音明显减轻或消失,6例患儿在介入治疗后短期内出现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绝大多数恢复正常,仅1例遗留室内传导阻滞,无一例死亡。   结论:   1.先心病介入术后CGRP较术前明显升高,至术后24小时达高峰,术后3天逐渐下降,至术后3个月明显降低,但术后各时期CGRP浓度仍高于术前。   2.介入术后三组患儿的房室大小及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至术后6个月改变最明显。   3.介入治疗前后CGRP水平的变化,间接反映先心病患儿心脏容量负荷、压力负荷、心腔大小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 CGRP可能成为先心病介入术后血流动力学、房室结构重塑逆转以及心功能变化的一项评价指标。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应用软件(PAS)的组成、功能及在余杭电网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应用过程中的网络建模、状态估计、潮流计算、负荷预测、故障计算等方面来突出电力系统应用PAS
期刊
期刊
期刊
研究背景:血脂是临床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危险分层的基石,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被认为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主要指标,高密度脂蛋白(Hi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1了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和对照者两组骶韧带成纤维细胞受力前后细胞骨架在形态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2通过细胞骨架受力前后的变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