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陕西地处西北边疆,辖境广阔,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作为“边地”的陕西沿边地区,农牧交错,华夷杂处,其内部民族构成多样复杂,社会组织形态、生产生活方式、民族宗教与文化信仰等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从地理范围来看,明代陕西沿边地区主要包括河湟洮岷地区、河西地区等,这是内地与边疆沟通交流的桥梁地带,在明王朝治理边疆的战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陕西边地地区的特殊性,明朝自占领河湟及河西地区以来,除在政治上通过建立卫所制度、招抚少数民族部落等措施来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统治之外,同时大力扶持宗教上层,实行特殊的宗教政策,具体表现为由上至下的征召、封赐活动以及由下至上的朝贡活动。 本文着眼于王朝国家与边地社会的关系,分别就明王朝对陕西沿边地区喇嘛僧团征召、封赐及喇嘛僧团的朝贡活动进行考察与研究,详细论述作为地方社会势力的陕西边地喇嘛僧团在王朝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发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