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吸盘高吸附性能研究及仿生吸盘设计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产和生活水平自动化的要求显著提高,吸盘类机器人及大功率吸附设备作为自动吸附装备的主要部件,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海底资源探测与开发等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在新的环境下,吸盘作为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必备品,其发展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满足吸附设备对较高吸附强度及日益广阔作业环境的需求,设计出吸附能力强、作业范围广的新型吸盘已成为当今吸盘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吸盘行业在满足社会对高新吸盘需求的同时,必将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然而现用的单个吸盘的吸附性能与作业范围很有限,针对真空吸盘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吸盘材料、结构及与其配套的真空发生装置方面。通过对具有较高吸附性能的生物吸盘进行研究,并将生物吸盘的形态特点应用于现有吸盘设计中的思路,为新型高吸附性吸盘的研究指引了新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仿生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模仿生物高超本领的学科,在形态仿生和结构仿生方面的研究最为普遍和成熟。本实验室根据多种生物体表面存在的非光滑形态,建立了系统全面的仿生非光滑理论,以此为基础设计的仿生钻头、仿生发动机活塞、仿生泥浆泵活塞、仿生针头等均表现出较好的工作性能。本文根据工业常用吸盘的形态特点,选择章鱼吸盘作为生物原型,对其高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应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设备对章鱼吸盘的生物学及运动学进行观察,得出章鱼吸盘的吸附机理及吸盘表面的非光滑形态对吸附性能的作用。本文根据仿生学原理,将章鱼吸盘表面存在的一字形、人字形、圆环形形态应用于生活及工业吸盘形态的设计中,并对吸盘非光滑形态的排布方案进行设计,得到仿生一字形5凹槽、10凹槽、20凹槽,仿生人字形5凹槽、10凹槽、20凹槽,仿生圆环形2凹槽、3凹槽、4凹槽九种仿生形态吸盘。应用ANSYS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标准吸盘与仿生吸盘的吸附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吸盘底面应力及边缘部位位移变形量的分析,得知章鱼吸盘表面分布的非光滑形态有利于吸盘边缘部位形成较好的密封效果且利于吸盘产生较大的密封面积。根据标准吸盘及仿生吸盘三维模型,应用逆向工程计算方法,设计出与各种形态吸盘完全配套的吸盘模具模型。应用3D打印技术,用PLA材料打印出吸盘模具实物模型。基于打印完成的吸盘模具,按照经多组试验得到的吸盘材料最佳配比方案,进行标准吸盘及仿生吸盘的实物浇注。在透明硅胶、固化剂(硫化物)、硅油以质量比20:1:3配比时,吸盘浇注实验效果及得到的吸盘实物性能最佳。分别在干燥条件和湿润条件下对加工的实物吸盘进行吸附性能测试,对比分析标准吸盘与仿生吸盘的吸附性能,研究仿生吸盘表面存在的非光滑形态对吸盘吸附能力的影响。结合有限元模拟结果,找出吸附效果最佳的仿生吸盘形态,研究其密封及吸附机理,为非光滑形态对吸盘吸附性能影响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设计美学的审美价值是从设计实践的分析中来挖掘美学现象,解读人与作品之间的审美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不断优越,对于设计美学中的审美价值趋向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
将增加值率和生产率作为跨国可比的国际分工地位度量指标,引入产品内分工分析框架中,刻画发展中国家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受国内技术创新、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以及FDI溢出效
目的探讨γ突触核蛋白(SNCG)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胃癌及40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SNCG和MAP2的表达。结果胃癌组
本文针对宁夏境内清水河流域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介绍了清水河的自然地理概况,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的详细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清水河流域
国外众多开源社区提供的高质量、稳定的、安全的软件,减少了信息化投入的成本,加快了软件的部署。但是国内对于开源软件的认知以及政策匮乏的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较差的因素影
目的对青岛市某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进行调查,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和完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向A区社区内居民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分析社区卫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