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安徽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高血压人群中,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膀胱过度活动(overactive bladder:OAB)的分布情况及其患病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比较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及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中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的疗效。方法:本次入选对象来自一项旨在比较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及其两药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研究项目,此研究项目采用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安徽安庆农村地区50岁以上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21例,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前瞻性实验,将621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5组:氨氯地平5mg组,特拉唑嗪1mg组,特拉唑嗪2mg组,氨氯地平5mg+特拉唑嗪1mg联合组以及氨氯地平5mg+特拉唑嗪2mg联合组。每日餐前服用指定药物,连续服用4周,共有569例患者完成28天药物疗效观察。本研究一选取此6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此高血压人群按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标准诊断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00例。分析BPH以及OAB的分布情况;比较300例高血压伴发BPH患者以及321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各研究指标的分布,探索高血压人群中BPH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二选取高血压伴发良性前列腺增生并持续四周服用指定药物的2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氨氯地平5mg组101名,特拉唑嗪1mg组36名,特拉唑嗪2mg组23名,氨氯地平5mg+特拉唑嗪1mg联合组55名以及氨氯地平5mg+特拉唑嗪2mg联合组57名。比较不同药物组对BPH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的疗效。收集各研究对象第一天以及服药四周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刺激和梗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Maximal urinary flow rates:Qmax),平均尿流率(Average urinary flow rates:Qave),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以及其他一般人口学特征。结果:(1)在本次研究中,高血压人群中的BPH患病率,膀胱刺激症状评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P<0.001)。(2)膀胱刺激症状评分随着舒张压的增高而增高(P<0.001)。(3)膀胱刺激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2(P<0.001)。(4)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压人群中BPH与以下5种因素有关:年龄(OR=1.077,95%CI:1.046~1.109),30岁性生活频次(OR=1.027,95%CI:1.004~1.051),食盐摄入量(OR=2.007,95%CI:1.324~3.043),水果摄入量(OR=0.628,95%CI:0.431~0.914)以及心理紧张度(OR=2.128,95%CI:1.439~3.146)。(5)氨氯地平,特拉唑嗪以及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这三组药物对治疗BPH患者膀胱过度活动均有效,其中,特拉唑嗪对夜尿的改善达到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与联合用药在改善尿频,尿急症状上达到统计学意义。(6)对BPH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的治疗,氨氯地平,特拉唑嗪以及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这三组药物间的疗效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膀胱过度活动评分与年龄,舒张压呈正相关。(2)膀胱过度活动是影响BPH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3)高水果摄入可能是高血压人群中BPH的保护因素;年龄,青壮年时期性生活过频,食盐摄入过高以及心理紧张可能是BPH的危险因素。(4)氨氯地平,特拉唑嗪以及联合用药对治疗BPH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疗效良好,但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相比未见发现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