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素神经核团网络构建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ve2009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欲素(Orexin)又称为下视丘分泌素(Hypocretin),为机体重要的中枢神经肽,其参与机体众多生理过程,如调节饮食行为、睡眠-觉醒周期以及学习记忆等。食欲素神经核团的分布及神经纤维投射特点决定其生理功能,其在低等脊椎动物斑马鱼和哺乳小鼠脑内均有密集分布,但目前尚缺乏完整的微观解剖网络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典型症状是进行性记忆丧失和认知功能下降,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威胁。研究表明食欲素参与AD病理的早期至晚期全过程,对AD特征性的β-淀粉样蛋白(Aβ)代谢、睡眠-觉醒均有重要影响,但食欲素神经核团在AD模型的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还不清楚。本研究专注于食欲素微观解剖网络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比较物种之间、正常与AD病理之间的食欲素神经核团解剖网络3D图像,为食欲素系统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方法:取正常成年6月龄斑马鱼、正常成年8月龄小鼠和同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全脑组织,制作连续序列切片,并使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获取数字切片信息。(1)通过序列切片免疫组化及成像,比较分析低等脊椎模式生物斑马鱼、正常野生型小鼠、AD模型小鼠的食欲素神经核团的分布和趋势;(2)通过核团三维重建,立体直观呈现食欲素神经核团分布范围;(3)通过制备上述动物模型透明脑,结合免疫荧光技术观察脑内完整的食欲素神经细胞及形态分布特征。结果:(1)在斑马鱼脑内,食欲素神经核团主要位于间脑前部的视顶盖室周灰质(PGZ)下方,后屈束(FR)、水平连合(Chor)与后连合(Cpost)之间;向后则集中位于被盖吻核(RT)、内侧前球核(PGm)、丘脑后核(PTN)等结构,此外,亦出现在间脑室外侧隐窝(LR)周围;在小鼠脑内,从bregma-1.94 mm层面开始,食欲素神经核团密集表达于下丘脑穹窿周核(Pe F)和外侧区(LH),另外,零星散在的对称分布于第三脑室(3V)的两侧,此特点持续至穹隆周核(Pe F)和下丘脑外侧区(LH)消失,呈现从前至后为稀疏-密集-稀疏的分布状态;食欲素神经核团在斑马鱼占据厚约450μm的间脑组织;在小鼠占据厚约1000μm厚度的下丘脑组织。(2)从总体来看:正常和APP/PS1小鼠中食欲素神经核团均位于结节下丘脑区,第三脑室(3V)两侧,乳头丘脑束(mt)和穹隆白质束(f)之间,呈近似正态分布的趋势;APP/PS1小鼠相较于WT小鼠分布范围更广泛,沿着矢状轴分布曲线较长。分区来看:在前部、中间部、后部,APP/PS1小鼠相较于WT小鼠,食欲素神经细胞数量、密度明显增加,最密集部位也有所不同,其中前区(p<0.05)和中间区(p<0.05)比对照组细胞数量有显著增高。逐层来看:APP/PS1小鼠食欲素神经细胞分布主要位于bregma-1.06 mm至-2.30mm之间,层厚约1.24mm;正常小鼠主要位于bregma-1.34 mm至-2.18 mm之间,层厚约0.84mm;在同一断面,食欲素神经细胞分布的核团有所不同,如在bregma-1.82mm层面,APP/PS1小鼠表达于下丘脑外侧区(LH)、穹窿周核(Pe F)、大细胞核(MCLH)、背内侧核(DM),正常小鼠则在DM区无表达。单个细胞来看:两者细胞形态、直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直径均在10-25μm之间。结论:(1)斑马鱼脑内食欲素神经核团主要位于间脑前部,小鼠则位于间脑下部(下丘脑),主要核团也有所不同,提示食欲素在不同模式生物可能发挥不同功能(2)AD病理状态下食欲素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分布核团有明显变化,特别是在觉醒、饮食相关核团,提示食欲素对AD睡眠和饮食障碍的影响尤为突出。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呼吸训练(respiratory training,RT)对健康老年女性平衡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呼吸肌功能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为呼吸训练对健康老年女性平衡功能的改善提供理论基础及实
目的:有关结存在许多疾病中,如胸痹,先斑痕久而聚集成块成结。但结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影响疾病?虽然结与结证相关论述已散见在各古代医学文献篇章中,但迄今相关论述的文献极少,近3、40年来仅有20余篇,大部分仅就单一病证,如结胸证等,进行探讨;结与痰、瘀相关,在中医理论中有相似地位,但却没有系统研究,本文希望藉由整理古医书对结与结证的论述,对结、结证的理论进行研究,可由此初拟出结病概念与理论架构,希望对
在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可以看作是市场信息匮乏、资源短缺和经营者职业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经营环境不确定性,这是对企业经营动荡程度的体现,并且这种环境不确定
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增材制造(AM)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升温。而作为金属精密成形代表的选区激光熔化(SLM)成为了行业内广泛研究的重点技术,目前已逐渐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石油化工、模具等领域。由于涉及多场耦合、多尺度等复杂物理冶金过程,采用实验手段难以全面揭示其工艺过程的相关机理与规律,因而有限元等宏观尺度数值模拟成为了研究SLM工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建立以多重传热机制为主的温度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