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环谐振腔全光开关及相关器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wang300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通信业务不断涌现,特别是全球互联网快速的发展,造成通信容量的剧增。传统光网络中光-电-光转换的电子瓶颈问题使得通信网的容量受限,采用基于全光方式器件和信号处理的全光网络因有望解决这个问题,因而成为了光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方向。全光网络的构建需要全光通信器件的支持,例如光开关,逻辑门,全加半加全减半减器,色散补偿,延时线等等。本文将针对以上几种器件作出研究。主要内容有:首先对于微环谐振腔的理论做了详细的介绍,介绍了微环谐振腔的分类与基本结构,推导了微环中的光场传输方程以及相关的性能参数。同时,介绍了三阶非线性Kerr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其对微环谐振腔内相移改变计算方法。然后从理论计算与FDTD仿真的两个角度,对于有孔微环谐振腔光开关进行了设计,从相移,功率,透射率以及对比度的角度对于器件作出分析,得到了集成度高,开关能耗小,速度快的光开关器件。同时对于光开关进行扩展,实现多功能全光逻辑门以及全加全减半加半减器件,并且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设计分析了新型的基于微环谐振腔结构的色散补偿器件以及延时线器件,使用耦合模式理论对波导的结构进行设计,所设计的器件的色散以及延时在一定范围内可调。无论是在带宽,还是色散补偿数值,延时数值,抖动等方面,均可以满足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要求,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我们的研究为光开关、逻辑门、全加全减半加半减器、色散补偿器以及延时线提供了解决方案,为非线性效应在微环谐振腔中的研究提供了支持,也为实现全光通信网络中的节点器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微波带通滤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微波元器件在近几年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微波滤波器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工程师的极大兴趣。本文主要研究了带通滤
在自然界中,有些生物体经过不断地进化能够形成精巧的微纳结构。本文从鞘翅目昆虫拉步甲的微纳结构及光学特性开始研究,接着通过光刻、镀膜等技术对拉步甲的微纳结构及双色特性进行了仿生,最后利用拉步甲表面的微结构研究微图形对褶皱的调控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拉步甲鞘翅的表面微结构。通过超薄切片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获取拉步甲表皮层结构。依据不同角度观测到拉步甲的不同颜色,
半导体工艺水平的飞速提高使当今集成电路的发展进入到深亚微米时代,随着集成电路的设计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而产品上市的周期却越来越短,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时就必须考
在光纤通讯和光纤陀螺光集成回路系统中使用的集成光路都必须在单一偏振态工作,因此,精确控制光波导中光波的偏振态是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利用质子交换波导中寻常光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