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视域下的偏好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主经历了协商的重大理论转向,协商民主作为民主理论最新研究成果被寄予厚望,这种以偏好转换而不是偏好聚合为特点的民主理论被视为弥补投票民主缺陷、摆脱民主困境的最新民主范式。协商民主质疑投票民主偏好既定的前提预设,认为基于既定偏好的聚合型民主会违背民主价值,产生虚假性的、自私自利和不正当的偏好。针对聚合型民主的预设前提,协商民主提出了内生性偏好的概念,认为个人偏好不是静态不变而是在政治过程中动态转换的,并且需要付诸正当理由的合理性论证。协商民主试图通过偏好转换的方法修正投票民主和社会选择理论提出的共识无法达成的理论前提,它强调政治参与的价值,认为通过公民普遍参与的公共理性指导下的协商机制,通过理性讨论、真诚对话等形式能够实现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偏好转换,最终达成集体共识并提升公民的公共精神。协商民主条件下实现的偏好转换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种途径:第一种是通过公开而理性讨论尽量达成共识,从社会公共领域宽展到国家领域,上升为国家公共政策,降低甚至摆脱自由主义民主对投票的依赖程度。理性讨论可以尽量限制个人信息不足和私人观念的局限,促进原初的虚假性偏好转向更加真实的偏好;同时理性讨论是公开陈述理由的过程,公民会诉诸公共理由而转向以公共利益为取向的偏好。但共识的达成可遇而难求,通过理性讨论达成共识的观念受到了外界广泛批评和质疑,协商民主转向另一种思路即协商通过干预个人偏好可以限定进入决策程序的偏好排序的数量范围,这样就可以理清甚至减少选择和分歧的维度,使选民偏好呈现“单峰性”,避免循环投票问题的出现进而提升民主过程中投票的有效性质量。理性讨论是实现偏好转换同时也是协商民主的核心环节,但关于理性讨论的价值及理性讨论能否实现协商理想所预期的偏好转换,协商民主都未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肯定答案。理性讨论价值何在?期待中的偏好转换能否如期所至?我们将在文章结尾展开反思。
其他文献
为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在建设工程的各阶段进行控制,通过主动控制、利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手段,达到有效控制造价。
母乳是婴儿的天然理想食品。除母乳外,牛乳似乎成为婴儿首选的代乳品。牛乳虽然营养丰富,但和母乳相比,在蛋白质组成上存在很大差异,容易导致婴儿产生消化不良,部分婴儿会产生过敏
以贵金属纳米粒子为基本单元构筑多层次有序复合材料,制备具有更优异的光学(如SPR、SERS等)和催化等方面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已成为近年来新材料研究热点之一。组装技术的出现为
目前,高效酶固定化技术的发展仍然是一个挑战。为了牢固地固定酶并保持其天然构象,我们在载体表面设计了类似“鸟笼”样的结构来包覆酶。首先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磁性微球(PMMA)并在磁性微球上接枝聚乙烯亚胺(PEI),然后将蛋白吸附到这些链中间,最后用戊二醛(GA)交联PEI链,从而将蛋白封装于该结构内,该过程所采用的固定化方法称之为交联封装法。本文围绕交联封装法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本文首先
【目的】葡萄A病毒(Grapevine virus A,GVA)是葡萄皱木复合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以带毒种苗的嫁接为田间主要传播途径。使用无毒葡萄苗木进行生产是控制该病毒病害的根本措施,而简
回鹘医学在宋元时代取得了高度发展,不仅医药为中原所重,而且医学理论与实践也都达到高峰,风靡中原。回鹘医学从无到有,在宋元时代发展迅速,究其原因,应与回鹘于9世纪中叶西
芒属(Miscanthus)植物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茎秆姿态优美,叶色丰富多彩、花序自然飘逸,给人一种自然朴实、充满野趣的美感,并且繁殖较快,管理相对较简单,使之在园林
在财政部世行司的支持下,卫生网络组团对马来西亚卫生保健情况进行了初步考察。我们一行于1996年5月23日~30日先后考察了州(省)政府卫生局、区(县级)医院、区卫生办公室(县卫
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商业模式、智能物流配送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多方位数据分析等技术,建立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与物流配送协同服务平台,形成以港口为关键
胶原(Collagen)主要存在于动物的皮、骨、软骨、牙齿、肌腱、韧带和血管中,它是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体内蛋白质总重的25%-30%。一般按胶原的所在组织可将胶原分为皮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