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e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增长问题就是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经过二百多年的争论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生产性资源的积累、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但进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学者放弃了资本同质性的假设,认为以往经济增长研究中遗忘了人力资本这一重要变量,在以劳动投入量和物质资本投入量为自变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他们引入人力资本作为重要外生变量来解释经济增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人物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兴起,他们将知识和人力资本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性因素,自此大量研究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但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不同经济体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差别较大,即使是同一经济体不同时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尽相同,现有研究多是从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平均水平等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认为是人力资本总量或者人力资本平均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其贡献大小的差别,但在对部分统计资料的对比分析中发现,个别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其经济增长速度反而低于其他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如改革开放以来陕西与浙江的对比。从人力资本角度来看,本文认为可能还有隐藏在人力资本总量、人力资本平均水平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的出现,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可能就是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人力资本异质性的研究符合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最初对资本异质性的认识,是对现有人力资本理论一般性分析的深入,能够进一步开阔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视角,并且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引入异质性人力资本,有可能能够发展、改进经济增长模型,增强模型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本文在梳理相关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比较的方法,认为人力资本存在异质性,且区分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根本还应该回到人力资本的内涵,即人力资本主体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能力的不同,而在假定外在环境和先天禀赋一致的前提下,受教育层次是异质性人力资本区分的合适指标,不同受教育层次人群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别,而同一受教育层次人群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能力存在共通性。因此本文根据受教育层次的不同将人力资本区分为初级人力资本、中级人力资本和高级人力资本。在明确界定基本定义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相关结论与启示:(1)对我国31省市各类型人力资本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省市不同类型人力资本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轨迹,同一省市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变化轨迹也不尽相同。从纵向比较来看,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变化轨迹完全不同,其中初级人力资本数量明显下降,平均人力资本缓慢上升,中级人力资本在各省市间产生分化(发达省市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落后省市则是增长态势),高级人力资本快速上涨;从横向比较来看,31省市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差距均比较明显,北京、天津和上海人力资本水平明显高出其他省市,而西藏、云南、贵州、甘肃、宁夏等西部省市则水平明显偏低;同时,从不同省市、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双向比较来看,不同省市在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对比上存在不一致性,如陕西和浙江的比较,陕西初级人力资本、中级人力资本和平均人力资本水平均高于浙江,但浙江的高级人力资本水平显著高于陕西。既然不同类型人力资本水平及变化存在明显不一致,以往研究中将人力资本平均水平作为人力资本单一代理指标的方法就值得商榷,看似最能代表总体变化的平均水平可能恰恰忽略了人力资本中对经济增长影响最为关键的因素。(2)利用一般回归分析和分位数回归法对各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验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差异明显,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即使同一类型人力资本贡献也存在差别。从一般回归的比较来看,各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高级人力资本、平均人力资本、中级人力资本和初级人力资本,其中初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为负数;结合分位数回归的结果发现,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不同类型甚至同一类型的人力资本贡献存在较大区别,但总体来说经济越发达高级人力资本的贡献越大,而在经济发展中游省份中级人力资本的贡献最为突出。研究中同时发现,平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存在两个“门槛值”,在欠发达省份由于平均人力资本越过了“第一门槛值”,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但在较发达省份由于平均人力资本尚未达到“第二门槛值”,所以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未得到实证验证的支持。从研究结论来看,相比平均人力资本,高级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突出,说明以往研究中忽略高级人力资本单就平均人力资本进行分析存在明显不足,而且从高级人力资本和中级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来看,经济增长模型中应该考虑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交互影响。(3)通过VAR模型和作用机制模型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分析不同类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中,通过构建VAR模型,采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技术研究发现,平均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既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从脉冲响应结果来看经济增长对平均人力资本的脉冲响应初始几期甚至为反向作用;初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从边际产出弹性和脉冲响应分析来看,初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较小,且为反向作用;中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经济增长是中级人力资本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中级人力资本的脉冲响应正向作用较为明显,但下降速度较快;高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脉冲响应来看高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持续时间更长。作用机制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平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卢卡斯作用机制和尼尔森—费尔普斯作用机制均得到验证,但其主要是通过技术模仿而非技术创新作用于经济增长;中级人力资本的尼尔森—费尔普斯作用机制也得到验证,其技术创新、技术模仿效应均比较明显;高级人力资本的三种作用机制全部得到验证;同时,初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均未得到验证。相比于已有文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异质性人力资本给出更科学且更利于进行宏观实证分析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31省市的异质性人力资本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第二,为验证异质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完整的分析架构,即用一般回归分析和分位数回归法从最终结果的角度验证异质性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及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发挥贡献的差别,用VAR模型和作用机制模型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分析二者关系的动态变化,且各部分的研究结论之间存在内在一致性,这也说明了整个研究架构的严谨性和合理性。第三,文中部分研究结论也具有一定新意: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大小明显不同,而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呈现出了不同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中级人力资本和高级人力资本的作用相比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而言更为突出,部分地区虽然人力资本平均水平一般,但由于高级人力资本较为充足,经济增长速度反而高于平均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改良睑板腺按摩联合热敷及药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性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眼科门诊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就诊的78例(156只眼)MGD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试
在小学信息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个性活泼,积极好动的学生,要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需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和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从他们
<正>针对我国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监测、预警和控制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围绕提升大数据安全分析能力和保障大数据系统自身安全
以CRH_5型动车组技术为依托,对充电机的各相关功能及设计理念进行了概述。 With CRH_5 EMU technology as the basis, the charger related functions and design concepts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大多数中学制定的英语周课时较少,而英语教师教授的班级又多,所以教师很难把
本文主要进行了冰箱中制冷剂替代物R134_a、R290、R600a与R12的分析比较,指出了其优缺点,并进行了理论计算,为冰箱中制冷剂替代物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花管注浆加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软土路基道路施工的效率与质量,符合现代道路建设的需要。首先,概述了软土路基道路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其次,说明了软土路基花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从小掌握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拟从"趣味教学,激发兴趣;设置悬念,积极参与;创设情境,团结互助"等角度对
随着学校大量的学科整合实践基础,分析了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深度融合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和探讨,提出一些可以知道实践的有效策略。
<正> 土壤、参苗、管理是人参栽培三大要素.参苗的好坏决定着本田栽培期人参产量和质量,所以各栽参国家都非常重视培育优质参苗.朝鲜是世界上人参生产和加工水平较先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