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开发活动(特别是大面积的开发活动)会带来重大的环境影响,因此需要对区域开发活动对各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进行全面的研究。本文在大量资料收集和现场监测基础上,对黄岛区陆域和近岸海域的环境(水体、大气、噪声、固体废物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价,采用数学模型定量研究污水集中排放和石油化工基地建设对大气环境、近岸水环境等产生的叠加影响,并计算了排污海域的环境容量。另外,对研究区内石油化工区潜在的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海上溢油进行尝试性的环境风险评估,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结论:
(1)通过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调查发现,研究区的声环境质量较好,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分别有合理的去向,预测2010年SO2排放量为2.034×104t,烟尘排放量为5455t,区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增加量约为3000t。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区域开发活动对大气环境和近岸海域的环境影响。
(2)根据近海水质预测,2010年废水排放总量约为5534.5×104t,CODcr排放量为2560t,氨氮排放量为580t,污染物排放量远小于COD环境容量14387t/a。镰湾河水质净化厂排污口移至鹿角湾后,COD、氨氮、石油类浓度均能够满足鹿角湾海域的水质功能要求,对金沙滩、银沙滩以及海水养殖区水质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是,不能达到规划的总量控制目标。
(3)大炼油项目年排放SO25500t,非甲烷总烃2235t,是目前区内最大的新增污染源。多源叠加预测表明,该项目排出的SO2对各敏感点的年平均浓度增加值均未超过标准限值的3.13%;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对各敏感点年平均浓度增加值范围为0.0015~0.0264mg/m3。海岸线熏烟型污染预测可知,发生熏烟时,一般是刮东南风,所以大炼油项目海岸线熏烟型污染对厂区南面的居民区没有明显的影响。
(4)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黄岛油库的储油罐如发生爆炸,青岛边防教导大队将会受到C级热辐射影响;溢油事故对北大桥主塔的潜在风险最大,同时将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当蒸发速度为7.38kg/s时,在微风和F稳定度气象条件下丽东化工苯泄漏造成的危害最大,超出居民区最高允许浓度限值的范围达187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