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法催化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过程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dianci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乙氧基硅烷是一种重要的含氢烷氧基硅烷,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工艺过程较传统工艺具备污染少、工艺简单等系列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非卤铜系纳米氢氧化铜、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亚铜催化剂及其XRD和SEM的表征结果,并系统研究了氢氧化铜催化剂在联苯和二苯醚高沸点有机混合溶剂中,由硅粉和乙醇直接制备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过程,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硅粉粒径为4474μm,无水乙醇滴加速度为0.45 mL/min,氢氧化铜催化剂质量占硅粉质量的56 %,溶剂量为6.0 mL/gSi,215℃下反应效果最好,硅粉转化率达95.3%,收率为40.1%。当按照m(CuO):m(Cu(OH)2)=0.4、m(Cu2O):m(Cu(OH)2)=0.6比例分别加入氧化铜和氧化亚铜助剂时,三乙氧基硅烷的收率提高了12%25%。其次,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铜-钴复合型催化剂,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Co3O4助剂,并经XRD手段表征其微观结构、BET理论测试了其比表面积,结果表明:经钴改性后的铜-钴复合型催化剂粒径小比氢氧化铜粒径小,比表面积约增加了28%;将经过渡金属钴改性后的氢氧化铜催化剂应用于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直接法制备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温度为205℃,乙醇加料速度最佳范围是0.450.65 mL/min,催化剂较佳用量为硅粉质量的4%5%,相对于氢氧化铜催化效果,经钴改性后的催化剂对该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更高: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诱导时间,且三乙氧基硅烷的收率提高了30%46%。当按照m(Co3O4): m(Cu(OH)2)=0.7的比例加入Co3O4助剂时,硅粉转化率达86.2%,三乙氧基硅烷的收率约提高25%。最后,本文以氯化亚铜为催化剂,通过SEM和XRD表征手段对硅粉和催化剂预处理前后及反应前后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机理,发现预处理后硅铜发生界面反应生成了活性中间态Cu3Si,它引发-OC2H5对Si-Cu键的攻击。
其他文献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首先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探
构建矿体三维可视化模型对指导资源优化开采具重要意义。利用3DMine软件对铜坑矿锌多金属矿体钻孔勘探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构建了矿山地表地形、矿体赋存状态及井巷工程布置
多元智能观与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关系密切,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已经成为21世纪外语教学的一种趋势。以英语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多元智能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既可为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产业转移日益高科技化、服务化,而自由贸易区凭借着自身的开放性成为了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
在成套产品设计及应用中,针对影响低压断路器性能的因素,主要探讨了断路器的载流量、保护性能以及短路特性对断路器性能与安全的影响。结合相关企业实例,着重分析了影响断路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病 (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本院神经外科 1982~ 1997年间收治的 13例GC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GC临床表现以头痛 (11/ 13)和癫痫 (4 / 13)为常见 ,后期
目的:从寒湿毒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观察温中化湿解毒汤对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IM)和异型增生(Dys)的影响,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疾病
日本小松公司在七十年代生产了 HD320—2型自卸卡车,在国内外售销量超过1000台,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为进一步获得更好的使用性、安全性和维护保养性,小松公司在 HD320—2生产
针对当前因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得QQ币这一系列案件糾纷的出现,立足于民法学说以及刑法价值规范层面对于QQ币法律属性进行分析论证,认为虚拟Q币并不具有刑法学意义上财物性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