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顺铂损伤后,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螺旋神经节损伤后的修复作用研究。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64只,按随机数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按体重以0.9%生理盐水5ml/kg腹腔注射,连续5天,1次/天,在第6天处死;用药1天组:按体重以顺铂(山东齐鲁)5mg/kg腹腔注射,在第2天处死;用药3天组:按体重以顺铂(山东齐鲁)5mg/kg腹腔注射,连续3天,1次/天,在第4天处死;用药5天组:按体重以顺铂(山东齐鲁)5mg/kg腹腔注射,连续5天,1次/天,在第6天处死。每组16只,建立顺铂耳毒性模型。通过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印迹(WesternBlot)及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等手段,检测用顺铂造聋的耳蜗螺旋神经节损伤后不同的时间点NeuroD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顺铂耳毒性大鼠模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耳蜗螺旋神经节中呈动态变化。NeuroD的mRNA表达在用药1天及3天组,与对照组及用药5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免疫组化图片光密度检测结果显示用药1天组及3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5天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用药1天组及3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5天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uroD在用药1天后开始增加,3天后达到高峰,5天后下降;在用药早期有一过性表达增强,后期表达下降同时听力损失明显。表明NeuroD可能参与顺铂损伤螺旋神经节后的修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