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银行声誉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45416220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时代媒体治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新媒体具有强大的信息搜集和传播能力,特别是负面报道会对商业银行声誉造成影响,甚至产生声誉风险。因此,在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研究媒体报道和银行声誉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问题,可以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全面防范声誉风险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从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入手,研究媒体报道、银行声誉与银行绩效的影响关系,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媒体的议程设置理论,分析了媒体负面报道通过作用于银行客户、外部监管机构和内部经理人,从而对商业银行绩效产生影响;其次,通过对声誉的内、外部作用途径进行分析,说明声誉对商业银行的作用原因;接下来分别对声誉的信息传递效应、资本效应和心理效应进行分析,阐明了声誉对商业银行绩效的作用机制;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对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银行声誉和银行绩效的关系提出假设:(1)网络媒体负面报道对商业银行绩效有治理效果;(2)银行声誉对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正常影响;(3)银行声誉通过信号传递在媒体报道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本文所用样本为2011至2017年20家商业银行共计140个样本值,其中媒体负面报道数据和银行声誉测量数据全部由手工统计,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检验结果表明:(1)前一期网络负面报道对商业银行绩效有着正向的影响,具体分析来看,关于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负面报道产生的治理效果最为明显;(2)当期网络媒体负面报道对商业银行声誉有着负面影响;(3)声誉在媒体报道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起到了中介效应。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银行外部监管、银行声誉管理和银行舆论管理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2004年11月5日,国务院第6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这是审计工作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规范审计处理、处罚行为,加强审计监督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61号)规定,搬迁企业根据搬迁规则,用企业搬迂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
<正> NaOH-BR(氢氧化钠双缩脲试剂)在测定高脂血标本时常出现混浊,况且通常所用的乙醚抽提法手续烦琐。我们用 KOH-BR(氢氧比钾双缩脲试剂)代替NaOH-BR可有效消除干扰,效果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