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构成,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自诞生之初就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其是2018年以后,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全球经济雪上加霜,全球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积累的风险隐患也不断暴露,这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严峻。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是导致其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其中就有从银行信贷的角度为中小企业纾困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引导银行信贷向中小企业倾斜,从而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因此研究资本充足率是否会对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规模产生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的是银行层面的面板数据,样本涉及到2008-2018年50家商业银行,包含5家国有商业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4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10家农村商业银行。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规模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又分组检验不同资产规模、不同产权性质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规模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别,本文同时基于调整资本充足率的贷款优惠风险权重政策检验其资产配置效应、最后基于商业银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检验资本充足率与不良贷款容忍度的放宽是否能够发挥引导银行信贷资本向中小企业倾斜的协同效应。基于以上的假设与实证检验,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规模的影响显著为负,即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规模越紧缩。(2)资产规模较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对其中小企业信贷规模的影响更为显著,即中小银行更有优势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3)非国有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对其中小企业信贷规模的影响更为显著,即非国有制银行更有动力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4)信贷优惠风险权重政策通过调整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起到了资产配置的效应,使得银行在信贷选择的过程中,将信贷资源向中小企业进行配置,增加了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5)资本充足率与不良贷款容忍度放宽的协同效应所释放的流动性会对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规模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现状与实证结论,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政策建议:即(1)合理调整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放宽银行信贷资本约束。(2)发展中小银行与非国有制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政策支持。(3)优化银行风险资产计量方法,促使信贷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4)资本充足率与不良贷款容忍度配套运用,发挥协同效应。(5)建立银行企业信贷资本的收益-风险分类标准,减轻信贷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