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验班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叙事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m_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同一性的探索与建构,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核心任务。创新实验班班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资优代表,同一性发展对其志向与未来意义重大,因此,对创新实验班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特征、发展历程与特殊性进行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以H大学创新实验班29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在对文本资料的分析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班大学生因叙事主题、主要冲突领域、解决方式、认同群体、目标的不同,而呈现出四种不同类型,即拼搏向上的“学霸”们(20%)、热衷社团活动的达人(7%)、居中求稳随大流的大学生(53%)、挣扎在实验班边缘的大学生(20%),他们处于自我同一性达成、部分大成、延缓以及扩散或早闭状态。(2)经过阶段1——基于自我评估与群体认同的学生分化、阶段2——基于执行力与自控力的学生分化、阶段3——基于反思性选择的学生分化,四类大学生最终相互分化,形成不同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结果与生涯定向。(3)自我认识与评估、群体认同、冲突解决方式、反思能力等是实验班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因素。(4)重视成就、重视专业教育、学业成绩考核评价仍是实验班主流环境,培养内容太窄,限制了大学生探索范围、成就显现的可能范围;班级认同缺乏,相互提携、帮助不足,对自我发展没有启发意义。因而实验班并没有使大部分人的发展受益,甚至制造出所谓的“失败者”。(5)大学生同一性发展,受个人成败经历的影响很大,即便是资优大学生也难以摆脱学校环境的影响。要促进学生成才需要实行个性化培养、加强学业指导、针对性开展生涯指导。
其他文献
广播媒体为了适应新的互联网模式下与网民的互动需求,纷纷开始试水微信平台运营,把自身在广播媒体领域的影响力延伸到微信平台上。微信在渠道拓展方面的巨大优势为广播的发展
本研究采用心理学实证研究方法分别构建了图书馆普通员工和中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并探讨了胜任力模型指标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借用前人建立的图书馆从业人员胜任
对含有电荷源、开关、电容、零极子(Nullor)的K相、周期性SCN的节点电荷方程提出另一种形式,而且给出了考虑K个相位的Z域方程,该形式有较低的时空复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