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支持与农民工组织承诺的交换关系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波及全国范围的“民工荒”表明农民工逐渐成为了一种稀缺的劳动力资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阶段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用工企业应该重新审视和构建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关系。企业不应该片面强调农民工的忠诚和奉献而不关注企业对农民工的支持和承诺。就本质讲,企业与农民工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社会交换关系,企业为农民工提供组织支持,农民工以一定的态度和行为回报给企业。本研究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信息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下,借助于问卷调查和现代统计分析工具与手段,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地研究了组织支持与农民工组织承诺之间的交换关系,并构建了两者之间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农民工与企业的交换遵循等价原则,企业以对农民工的支持换取农民工对企业的承诺,这是一种对等交换关系,无论哪一方出现偏差,都会导致双方关系的失衡。农民工组织承诺的形成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包括考查期、发展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衰退期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阶段。随着年龄和职业生涯阶段的发展,农民工的组织承诺将呈现周期性变化。 组织支持、农民工的组织支持感和组织承诺三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组织支持(人力资源实践、主管支持和同事支持)对组织支持感、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有显著影响,其中组织支持感是组织支持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的中介变量。基于改进BP网络的组织支持与农民工组织承诺交换模型对农民工的组织承诺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提高农民工的组织承诺对用工企业意义重大,企业应寻求降低人工成本与提高农民工组织承诺之间的平衡。增加转换成本,可以提高农民工的组织承诺。由于农民工群体的不同质性,企业不必获取所有农民工高度的组织承诺,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人力资源规划对农民工进行分类管理。企业可以从人力资源实践、主管支持和同事支持三个方面寻求提高农民工组织承诺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保险意识日渐增强,中国寿险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加入WTO后,我国寿险业的发展毫无疑问遇到外资保险公司的有力挑战,改革中国寿险业现状已成为必
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切实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摆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