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研究报道在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身上能经常观察到他们自言自语的现象。维果茨基研究了问题解决情境中儿童的自言自语,他认为儿童的自言自语具有自我调节的本质功能,是用于自我交流、自我引导和自我调节行为的言语。另外,教师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而教师可能通过影响儿童的自言自语,来影响儿童的发展。于是本研究将考察教师对儿童自言自语的反应,即教师对儿童自言自语的关注、观念和行为。
本研究的参与者是来自两所不同风格的幼儿园的8名教师。研究者通过观察和深度访谈来确定教师对儿童自言自语的关注、观念和行为。
参与教师都表示自己关注到了儿童的自言自语,并都能举出关注到的例子,但这些例子中只有一个属于问题解决的自言自语。在接下来对教师关注儿童问题解决自言自语的考察中,8名教师中只有4名表示自己关注到了儿童的这种自言自语。同时研究显示,教师的教育背景影响了她们对儿童自言自语的关注。
教师大多认为儿童与年龄有关的发展水平、儿童的能力、儿童的性格以及环境会影响儿童使用自言自语;同时她们认为儿童自言自语是一种正常现象,自言自语对儿童有帮助并且会让儿童觉得开心。以上观点大部分与近来关于儿童自言自语的研究结果相符。
教师们大多表示她们通常会忽视儿童的自言自语。有1名教师表示会利用儿童的自言自语去鹰架儿童的学习。本研究表明教师会在两种情况下制止儿童的自言自语:教师认为自言自语影响其他小朋友和上课;教师认为能力低的小朋友才更多自言自语。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有必要进行关于儿童自言自语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专业化发展。此外,研究者还根据本研究结果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