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b567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其一是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加强;其二是区域一体化,通过区域整体优势的结合与协作型的竞争,加快全球要素流动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全球范围的可流动资源成为决定城市发展速度、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演进的关键因素,在这两种大趋势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如何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已经成为每个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2011年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沿海开发已经实现全覆盖。烟台市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在以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为支撑,以着力打造好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以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为补充,推进海陆统筹、产业统筹和区域统筹的基础上,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本文运用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城市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着重对烟台市的城市经济竞争力现状及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对如何提升烟台市城市经济竞争力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与对策。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新时代强国方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被摆到了优先的位置上,不管是在产业政策还是发展规划上国家都给予了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在经济达到全球化趋势,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当前迫切性和战略性的调整任务。伴随着产业结
由于广义距估计(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GMM)的众多优点,GMM在金融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实证问题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相对于极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