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地质事件的时空差异性:来自脂类分子的记录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30f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上最大的一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它标志着古生代的结束和中生代的来临。对于造成这次生物灭绝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假说,但具体的灭绝原因和机制仍莫衷一是。目前两种假说接受度最高:海洋缺氧硫化和全球变暖。但是海洋硫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剖面上,并且缺少剖面之间对比和总结。同时,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还缺乏直接证据。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绿硫细菌空间分布特征和上寺剖面脂类分子时间分布特征,为透光带硫化提供新的证据。同时通过研究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海洋甲烷释放事件,为全球变暖提供重要依据。绿硫细菌作为一种硫氧化细菌,在海洋中一般生活在分层性好,透光并且富含H2S的水体中,在地质历史时期用于指示水体硫化缺氧。本文通过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范围内12个剖面的绿硫细菌生物标志物数据,探讨了当时古海洋的透光带缺氧硫化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浅水剖面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前后,并没有发现绿硫细菌的证据。在水深50-200m范围内的剖面,在灭绝前后都发现了绿硫细菌的证据。而在大于200m的剖面,灭绝前并没有发现绿硫细菌,绿硫细菌的繁盛出现在早三叠世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后。这个模式意味着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海洋的缺氧硫化区域向深水方向扩张的过程。同时,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指示陆源风化程度增强的脂类分子,如莫烷、二苯并呋喃等,表现出和绿硫细菌生标很强的相关性。在全球变暖的时期,绿硫细菌也出现了繁盛。因此我们认为,透光带缺氧硫化区域扩张很可能是由于全球变暖,陆地生态系统崩溃,陆源输入增加造成的。而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中层水剖面富含H2S水体库,可能为晚二叠世H2S气体上涌到海水表层提供了便利条件。古菌的细胞膜脂主要有甘油四烷基甘油四醚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GDGTs)组成,如果GDGT-1,-2和-3占主导时,甲烷指数(MI值)是较高的,指示海洋发生了天然气水合物甲烷释放事件。而古菌GDGTs的记录最老是发现在侏罗纪。本文通过研究岩石脂类非烃组分,首次在晚二叠世发现了古菌GDGTs的记录,同时古菌GDGTs记录了当时海洋甲烷释放事件。通过对浅水剖面凉风垭和深水剖面朝天剖面研究发现,浅水剖面并不存在甲烷释放事件。深水朝天剖面在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到Clarkina yini带,甲烷释放比较频繁。并且在早三叠世I.isarcica带,仍存在甲烷释放的证据。通过和碳同位素数据对比发现,甲烷释放在一直到碳同位素发生强烈负偏之前,一直存在,对生物灭绝前全球变暖有重要作用。在晚二叠世,甲烷释放有对碳同位素负偏一定贡献意义。在第二幕碳同位素负偏时,甲烷释放事件发生时间晚于碳同位素负偏点,说明甲烷释放对第二幕碳同位素负偏贡献意义不大,可能对早三叠世海洋性分层有一定影响,进而导致后续的生物迟缓复苏。不论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和现代的沉积物中,燃烧成因的多环芳烃都被认为是森林火灾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分析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华南3个海相剖面的高碳数多环芳烃数据,证明在生物大灭绝前,各个剖面记录的火灾信号已经明显增强,意味着陆地生态系统崩溃应远早于晚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并且火灾信号随着水深越浅,信号越强,并且时间发生的也越早。结合华南已有记录的火山喷发时间,我们推测在生物大灭绝前华南火灾已经发生,并且和华南火山喷发有关。根据晚二叠世生物大灭绝后火灾记录,结合此时牙形石氧同位素资料,本文认为森林火灾的频发应该和当时全球极高的温度有关。同时,在上寺剖面,指示火灾的指标出现了明显的两幕式变化特征,这和煤山剖面也可以对应。而且在火灾发生的同时,陆地风化指标也随之增强,并且信号随着水深越来越弱,印证火灾是造成陆地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之一,并造成陆地风化作用增强,进而对海洋生物造成一定影响。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协同演化的过程中,微生物功能群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了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微生物功能群对重大环境突变的响应和反馈,本文选取了中二叠世-早三叠世连续沉积剖面,四川广元上寺剖面。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尤其生物标志物,和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整个中二叠世-早三叠世地质微生物的组成特征和演化趋势。同时通过研究指示水体氧化还原的脂类分子,为当时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特征提供新的启示。而且基于多环芳烃等脂类分子的研究,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崩溃的时间顺序及生物大灭绝机制提供新的证据。结果证明,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灭绝呈现出明显的两幕式特征,地质微生物功能群也有不同的响应和反馈。在第一幕生物灭绝阶段,火灾活动频繁,陆源输入增加,海洋部分藻类和蓝细菌繁盛。在第二幕生物灭绝阶段,全球变暖,海洋分层行加强,同时伴随着海洋酸化,此时绿硫细菌、疑源类、蓝细菌繁盛。
其他文献
为探讨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手术方式的选择,观察及分析根据不同的退变形式,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96例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其中38例采用传统的椎板或半椎
本文通过研究视觉、听觉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运用效果,兼之分析视听语言的概念和其对电视民生新闻的作用,提出了视听语言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This paper studi
学尔森教育集团在创新人身体力行的引领下,经过多年致力于自适应个性化互联网学习、混合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走在线职业教育行业前列。现简单介绍这方面的经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NMET书面表达一题,要求学生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书面材料,所花时间约为30分钟,作文的要求是①切中题意,文理通顺,②语言准确,得当.用英语作文,其要领和我们平时用汉语作文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与抗菌药物联用在治疗慢性胃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慢性胃窦炎患者15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质子泵抑制剂与抗菌药物联用组(79例)和单纯抗菌
目的:分析对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实施五位一体护理干预后患者腹胀的改善情况。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7年4月114例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
巴西与非洲建立联系的时间较早。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巴西对非关系的态度在重视与疏远之间徘徊。2003年卢拉执掌巴西政权后,巴西出于重视国内非洲裔人的平等权益、扩大经济发
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但在实践中,由于指导思想或评价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问题。中国制造业在价值链上游环节的软肋是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掣肘,高校应多方位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