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粒酶(TER)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核糖核蛋白(RNP)反转录酶(RT),其核心酶包括蛋白亚基和RNA元件。在DNA复制过程中端粒缺失可以被有活性的端粒酶修复回来。哺乳动物端粒酶在发育中受调控,端粒的重编程可能是由于早期胚胎不同时期的端粒酶而造成的,因此,研究端粒酶活性在早期胚胎发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为提高克隆动物的生产效率做出贡献。本试验以延边黄牛为试验材料利用293细胞制作标准品,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体细胞克隆早期胚胎端粒酶活性。其研究结果如下: 1.链蛋白酶浓度为0.4%、消化时间为6min左右时是较适合透明带消化的条件,20个卵母细胞全部消化。 2.利用标准品293细胞成功的建立了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r2=-1,y轴截距为45.73,斜率为-3.57。 3.对卵母细胞与重组胚发育各时期胚胎进行了Real-time PCR检测,检测到的CT值与端粒酶活性存在相关性。8-细胞CT最大而端粒酶活性最小,囊胚CT最小而端粒酶活性最大,即端粒酶活性与 CT值成负相关。2-16细胞 CT值差异不显著,未成熟卵母细胞、桑椹胚、囊胚的CT值与各时期细胞差异显著。 4.对卵母细胞与重组胚发育各时期胚胎单个细胞端粒酶活性比较得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单细胞端粒酶活性最高,囊胚阶段最低,桑椹胚阶段略高于囊胚阶段,端粒酶活性从未成熟卵母细胞到囊胚阶段是逐渐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