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大多数城市的交通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饱和期。虽然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推行了机动车限购、限号政策,但交通拥堵指数仍然高居不下。近年来,得益于“公交优先”政策的推广,道路交通压力虽有所缓解,但仍无法满足居民的小汽车交通出行需求。单人驾驶机动车出行既浪费了道路资源,又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压力。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如何利用HOV车道进行人性化管理并限制低乘坐率机动车出行就显得愈发重要。结合国外研究和国内实际,本文对全国道路运行里程最长、管理模式最为系统的深圳市滨海大道HOV车道进行了交通调查,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了HOV车道成熟国家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了当前国内HOV车道发展的现状及不足;其次,介绍了深圳市的交通概况,对滨海大道及所设置的HOV车道进行了交通流参数及合乘率情况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再次,根据滨海大道HOV车道的实际运行情况,选取了VISSIM作为仿真软件,搭建了HOV车道微观仿真平台,并建立了交通流特性评价指标和HOV车道特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仿真平台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和校正。通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交通流参数、饱和度、服务水平、断面运送人数、人均行程时间、延误等方面的评价结果;最后,基于HOV车道设置现状,结合国外HOV系统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对国内HOV车道的设置条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针对开通现状,对滨海大道周边区域的合乘率、出行需求等方面进行了二次调查,提出在原设置方案基础上新增一条HOV车道的优化方案,利用已搭建完成的仿真平台对优化方案再次进行了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前后对比,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分析评价结果发现,滨海大道HOV车道的开通,对于降低流量和延误、提升平均速度和服务水平、增加断面运送人数都有较大帮助。这为深圳市交管局开通更多的HOV车道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同时,也有助于深圳在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减少空载车辆对道路资源的浪费,将路权向多乘员的、高效的交通出行方式倾斜,提高道路断面的运送效率,促进出行结构优化转变,实现共乘出行、绿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