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追求高速经济发展的历史为中国环境问题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如今由过度碳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正常生活。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改善,消费水平相应得到提高,居民消费碳排放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在我国,约有八成的碳排放与居民的消费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然而,针对环境治理,我国一直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方式,在公众层面,仅仅通过拓宽公民参与环境治理途径和方式的方法来提高公民的积极参与性,达到的效果却是甚微,解决的也只是形式上的问题,实质上的内容根本没有涉及。因此,在研究如何降低企业碳排放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推动我国公民碳减排的研究,持续有效的降低我国碳排放总量。在大气治理过程中规范公民的个体责任,一方面要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要有切实有效的制度来推动公民承担碳减排责任。本文从环境伦理视角出发,首先对我国公民碳减排责任进行理论分析,论证公民碳减排责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公民碳减排机制和措施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我国公民碳减排责任中存在的缺陷,最后针对我国公民碳减排责任制度的构建提出原则和具体措施方面的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导论。该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作者运用到的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环境伦理视角下公民碳减排责任的理论基础。作者从环境公民理论、环境责任原则和环境正义原则出发,论证了公民碳减排责任属于环境伦理的应有之意,并作为构建我国公民碳减排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环境伦理出发,对我国公民碳减排责任进行现实考量。首先由我国公民碳排放现状分析我国公民碳减排的必要性,其次从我国法律环境论证公民碳减排责任的可行性,最后强调公民碳减排责任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论证我国公民碳减排责任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通过我国与国外公民碳减排责任比较研究,分析我国公民碳减排责任的不足之处。该部分首先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公民碳减排政策和措施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分析其各自优势后与我国公民碳减排责任相比较,发现我国在法律规范、意识培养、鼓励机制和执行机制方面存在不足。第五部分,在分析理论和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公民碳减排责任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原则和具体制度两个方面的设计建议。在坚持公平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完善和发展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公民碳消费信用制度、建立公民碳税征收制度等五个制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