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我国目前经济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国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势在必行,而引进私人资本共同参与提供公共物品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PPP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而且有助于转变政府政府、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对于能源、环境保护、交通、市政工程等多个公共服务领域,应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广泛采用PPP模式。PPP模式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于政府、社会、企业而言,都具有毋庸置疑的肯定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风险,保持理性的思维与头脑。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项目区分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一方面从理论角度分析了PPP模式的本质、分类及应用PPP模式的理论依据与意义,另一方面则从实践角度分析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用PPP模式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并在结合国外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分别针对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及第三方机构的政策建议。本文创新性地对PPP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包括PPP模式应用的理论依据、本质、分类、意义等多个方面,夯实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用PPP模式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同时,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PPP模式的应用,在客观分析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全面提出了具有可行性与迫切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