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就近年来大学生对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不断提高的关注度和日渐成熟的价值观而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随着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的继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利益也趋于多样化,这就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再加上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不到位,使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起到指导、解惑和规范行为的作用,甚至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价值和作用也产生了疑问,动摇了其在高校中应有的地位。这对如何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问题提出了挑战。本文重点分析研究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认同感的途径。笔者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作指导,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着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认同在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不强的现状,提出具体的对策,以试图更好地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论文从四个部分对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一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界定认同的主体、客体和中介,以及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及其三者的关系。第二部分:根据社会环境的影响,结合三种认同的特点,具体分析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分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部分:在分析提出具体解决路径的基础上,侧重阐述接受心理机制的构建,以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主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