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MECP2的表达及差异研究目的:探讨人体正常皮肤、正常瘢痕、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处于不同生长时期时成纤维细胞中MECP2的表达量及差异。研究方法:收集临床手术患者标本,其中包括正常皮肤33例,正常瘢痕32例,增生性瘢痕51例,瘢痕疙瘩35例,并将增生性瘢痕按照不同生长时间分为四个组即:0-3M组、3-6M组、6-12M组、>12M组。然后通过免疫组化技术、Western Blot、qRT-PCR技术检测正常皮肤、正常瘢痕、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处于不同生长时期时成纤维细胞中MECP2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研究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正常瘢痕、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组织中MECP2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有明显差异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增生性瘢痕处于不同生长时期时MECP2的表达也有差异,当增生性瘢痕处于早期(0-3M)和增生期(3-6M)时MECP2的表达量未见明显差异,但当增生性瘢痕处于稳定期(6-12M)和消退期(>12M)时MECP2的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MECP2在人体瘢痕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MECP2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提示在人体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MECP2的表达量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这为抑制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HDAC6表达及差异研究目的:探讨人体正常皮肤、正常瘢痕、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处于不同生长时期时成纤维细胞中HDAC6的表达量及差异。研究方法:收集临床手术患者标本,其中正常皮肤33例,正常瘢痕32例,增生性瘢痕51例,瘢痕疙瘩35例,并将增生性瘢痕按照不同生长时间分为四个组即:0-3M组、3-6M组、6-12M组、>12M组。然后通过Western Blot、qRT-PCR技术检测正常皮肤、正常瘢痕、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处于不同生长时期时成纤维细胞中HDAC6蛋白表达量并比较其差异。研究结果:瘢痕疙瘩组织中HDAC6的表达量较正常瘢痕明显增加,增生性瘢痕HDAC6表达量介于正常瘢痕及瘢痕疙瘩之间,正常皮肤中HDAC6的表达量最少。增生性瘢痕处于不同生长时期时HDAC6的表达也有差异,当增生性瘢痕处于早期(0-3M)和增生期(3-6M)时HDAC6的表达量未见明显差异,但当增生性瘢痕处于稳定期(6-12M)和消退期(>12M)时HDAC6的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修饰在人体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HDAC6在瘢痕疙瘩中的高表达说明组蛋白去乙酰化参与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是瘢痕防治的重要切入点。第三部分: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mad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研究目的:探讨正常皮肤及病理性瘢痕中Smad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研究方法:通过通过离心柱法提取人体正常皮肤、正常瘢痕、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组织中总DNA,重亚硫酸氢盐修饰DNA后,MSP技术检测各组组织中Smad7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研究结果:瘢痕疙瘩组Smad7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明显较其他组高。结论:Smad7启动子的高甲基化状态为MECP2的结合提供了前体条件,后期可进一步研究在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MECP2与Smad7的关系。第四部分:MECP2表达受抑后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研究目的:探讨人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ECP2表达受抑后细胞的增殖能力、Samd7蛋白及与细胞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如TGF-β1、α-SMA、P-Smad2表达是否发生改变。研究方法:常规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通过RNA干扰技术使SiRNA-MECP2转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并通过qRT-PCR、Westren Blot技术验证其转染有效性。然后通过MTT技术检测不同干扰时间即:0h、24h、48h、72h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及qRT-PCR技术检测转染成功后人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amd7、TGF-β1、α-SMA、P-Smad2蛋白及mRNA的改变。研究结果:SiRNA-MECP2成功转染人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随着转染时间的延长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降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ECP2表达受抑后Smad7蛋白的表达量增加,且与细胞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TGF-β1、α-SMA、P-Smad2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均降低。结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ECP2表达受抑后细胞增殖力降低及相应细胞因子发生改变,说明在瘢痕形成过程中MECP2不仅对Smad7蛋白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对纤维化的形成及诱导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