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气缸内孔分区异化激光微织构技术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kk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排放法规的日趋严苛,发动机不断向高效、节能和环保方向发展,这对其关键摩擦副表面的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气缸-活塞环摩擦副是发动机关键摩擦副之一,其润滑磨损状况对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以及排放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将激光表面微织构技术(LST)应用于气缸内孔的加工,根据气缸-活塞环摩擦副的实际工况,对气缸内壁微观几何形貌进行主动优化设计,充分发挥微织构流体动压润滑性能,改善气缸-活塞环摩擦副的润滑和磨损状况,降低发动机的机油耗与燃油消耗率,减少排放,提高发动机整体性能。  在理论研究方面,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建立气缸-活塞环摩擦副表面微织构流体动压润滑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摩擦副表面微凹腔流体动压润滑效果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不同工况对微织构流体动压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确定具有最佳流体动压润滑效果的微凹腔参数为:深经比λ=0.1、面积占有率Sp=10%左右。根据气缸内壁分区织构特点,建立阶梯织构流体动压润滑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沿活塞环运动方向织构容积比越大阶梯织构流体动压效果越好。  在工艺试验方面,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激光微加工系统在铸铁试件表面进行微织构加工。对比分析连续加工方式与“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加工方式对微织构几何形貌的影响,论证了“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加工方式的优越性。研究了不同激光加工参数对微织构几何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凹腔直径主要受泵浦电流影响,而激光脉冲重复次数主要影响微凹腔深度。对于激光微加工辅助工艺,主要分析辅助气体种类和气体压力对表面微织构加工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吹拂氮气时,激光微织构表面硬度最大,气体压力为0.3MPa时,微凹腔几何形貌较好。  本文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气缸内孔分区异化激光微织构新技术,根据发动机缸套内壁的润滑状况和磨损特征,对其表面进行合理分区,并针对各区域具体工况选取合理的微织构参数,实现气缸工作表面磨损均匀。根据气缸内表面几何形貌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确定织构缸套的原始表面参数为:Rpk≤0.15μm、Rk≤0.2μm、Rvk≤0.3μm、Mr1≤6%、Mr2≥85%。针对激光微织构缸套内表面产生的金属熔渣问题,制定了高效的后处理抛光工艺。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与原机相比,配装三种激光微织构缸套时,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烟度和排温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机油耗最大降幅达45.5%。当配装上止点区和裙部主接触区微织构缸套时,发动机的比油耗、烟度和排温降幅最大,机油耗下降37.9%,综合性能较佳。
其他文献
随着高速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对列车制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高速列车普遍采用空气制动等黏着制动方式,但随着运行速度的提高黏着制动力
拓扑优化能在一定边界条件下,通过科学的计算,在设计域内寻找满足条件的最优材料分布,能有效克服传统设计的盲目性。将拓扑优化应用到压电式能量收集结构的设计中能设计出压电转化率高、性能优的结构,发挥压电材料最大的潜能,更利于最大化获得电能。当前压电式能量收集结构的拓扑优化主要基于变密度法,易出现边界不清晰、棋盘格现象;基于标准水平集法则有效率低以及单一材料性能低、可制造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提出
草莓采后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入侵导致的。使用化学杀菌剂是果蔬采后保鲜防止病害微生物最有效的方法,但存在着危害人体健康、环境污染和病原菌抗药性等诸多弊端
气雾培作为无土栽培技术中新发展出来的栽培模式,具有其他栽培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首先,作物的根系被置于空气之中,氧气充分供给,杜绝了根系因为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其次,作物
现代航空航天及武器装备领域迫切需求强度级别更高、淬透性更好、综合性能更加平衡优化的新型700~800MPa的超高强铝合金。根据高端铝合金领域的国际最新发展趋势,本文设计制备
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时代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为首的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新媒体囊括三个特性:飞快传播,传播内容明了和更深的传播速度.新媒体发展已经使用了我国优秀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小型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发展能够加工微尺度产品的微细加工技术亦成为各工业国家研究的热点。激光热力冲击电化学刻蚀技术就是在工件
随着汽车给能源和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混合动力汽车成为热门研究领域。汽车企业是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生力军,民营汽车企业更是勇挑时代重任。  本课题是基于吉利深度混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滚动轴承适应苛刻工况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流体润滑已经难以充分发挥润滑作用。而日益发展的微织构固体润滑技术为解决滚动轴承在特殊工况下
在油气长输管道施工建设中,存在山区段或者高落差段的情况.由于这类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管道试压施工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试压分段既需要确保试压安全,又要考虑尽可能减少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