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在世界各地勃然兴起,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及医学思维方式等差异,中医药的理论和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认识仍停留在一知半解、以偏概全的层面。在西方国家中,中医药被公认为“补充医学”,在大多数国家中仍没有获得合法地位。自中医药西传研究的论题出现以来,学术界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相关成果,但是目前该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书籍对中医药西传的研究主要处于史料收集阶段,侧重于知识的普及。一些文章只是从某个方面、某个角度,对中医药西传进行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实施性较强的传播模式。明末清初的西方医学入华,如同当代的中医药西传一样,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异质文化和异质医学体系在异域文化中的输入和接受问题,同样存在着中西方文化和医学思维方式等差异。西方医学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传入中国并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定有符合传播学的规律可寻。探寻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可以为当代我们破解中医药西传的困境提供借鉴。本文基于传播学相关理论,运用文献学、比较研究、描述性、跨学科等研究方法,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切入点,再结合当代中医药西传自身的特点来探讨中医药西传的模式,并基于这一模式,进一步探讨中医药西传的具体实现路径。论文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中医药西传的历史概况,主要梳理了中医药西传的代表人物、内容、效果等等,分析了中医药西传的历史特征以及启示,旨在以史为鉴,借鉴成功经验;接着,较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当代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传播现状,分析了中医药西传的促进和阻碍因素,重点论述了造成目前中医药西传困境的主要原因,为研究中医药西传的模式和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提供史料支撑。论文第二部分,首先对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的原因、内容、影响及意义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并根据传播学“7w”模式,深入剖析了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的接受之路,总结了其传播模式。重点阐述明末清初的西方医学是在基督教神学的框架下传入中国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传播目的,传教士采取了以中国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策略,即传播者、传播情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分别与受众进行协调,从而减少了西方医学在华的传播阻力,提升了传播效果。接着本文对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对当今中医药西传的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提出了当今中医药西传的“9w”模式。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根据中医药西传的“9w”模式,进一步探讨了当代中医药西传的具体实现路径。重点论述了以传播目的为基准来协调各个传播要素;组织多种形式的互动,积极吸纳受众的反馈;以临床经验技能的传播来带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以受众为中心的中医药西传策略选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