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企业并购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但是中国企业并购却实现了质的飞跃。并购总体规模呈现出了几何级数的增长,由1989年的约2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5年的464亿美元,并且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并购事件。虽然并购活动红红火火,但是并购的结果并不容乐观,资源无法整合、管理体制不协调等固然是并购失败的原因,但并购本身的动因不清晰更是其要害。中国学者现阶段对企业并购动因的研究主要是从行政性、治理性和市场性三个角度进行,而本文认为就企业并购本身而言,研究市场性动因更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西方的并购实践历史悠久,相关的并购动因理论也发展的相当成熟,并且每一种并购动因理论都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所以内容丰富的西方企业并购动因理论可以解释中国企业现阶段的市场性并购行为,西方企业并购市场性动因理论对中国企业并购市场性动因理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西方在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和中国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的,完全照搬西方企业并购市场性动因理论显然是难以解释中国市场性并购行为的。所以本文首先总结了中西方企业并购市场性动因研究的成果,在回顾了中西方企业的并购历程之后,将中国企业并购的现状与西方并购浪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现阶段主要处于西方并购第一、二次浪潮的初级阶段,找出西方企业并购市场性动因理论中基本适合中国现阶段并购活动的市场性动因理论。然后结合中国企业并购所处的独特的经济环境,对西方企业并购动因理论中适合中国企业现阶段并购动因的理论和中国现阶段存在的一些市场性动因理论进行分析,最后从主流市场性动因和非主流市场性动因两个方面,构建出一个突出主流动因的中国现阶段市场性动因体系。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对中国企业的市场性并购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从根本上规范和优化企业的并购行为,提高并购绩效起到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