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不同中医证型及辨证施治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关系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根据前期临床试验及文献检索结果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行中医辨证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银屑病患者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S+)水平的测定为中医从血分辨证思想找寻现代血清免疫学检查的依据。使中医证候客观化,为临床辨证提供简便可行的试验室检查依据。第二阶段是结合辨证结果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让患者遵循辨证分组的要求进行药物的干预治疗,在治疗完成前后观察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提供可能的解释,并进一步为实现中医药对银屑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共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在结合前期临床工作及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并搜索文献总结出有效的中医辨证方法,使用该方法对临床病例进行搜集整理。共收集病例53例,其中血热证20例,血虚证20例,血瘀证13例。血热证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1例;血虚证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2例;血瘀证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例。抽取受试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并比较各组间检验结果有无差异。第二阶段,对入组的患者进行辨证施治,采用口服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皮肤科银屑病学组所拟的中药汤剂(血热组-凉血消疕汤、血虚组-养血消疕汤、血瘀组-活血消疕汤)并配合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商品名:金纽尔)的治疗,疗程共12周。疗程完成后对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再次进行检测,比较药物干预前后后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有无变化。   结果:按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血热,血虚,血瘀三组,对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发现:在CD4+T细胞水平上,血虚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血热组及血瘀组(P<0.05);而血热组与血瘀组患者之间的CD4+T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在CDS+及CD3+T细胞的百分比水平上三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入组患者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后(因血瘀组完成观察病例过少故不纳入统计):血热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在进行中药干预后明显下降(P<0.05)而CD3+及CD8+T细胞的百分比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血虚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及CD8+T细胞百分比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与T细胞亚群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血虚证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水平较其他明显升高,故可认为CD4+T细胞在血虚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中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中药干预后血热型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有了显著的下降说明了本次研究所用中药方剂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这是中医中药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上发挥作用可能的机制。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小结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巧妙的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  一、理解角色,演活新知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接触感悟文本。因此,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如教学《骄傲的孔雀》这篇课文时在课堂总结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
摘 要: 复式教学是我国农村小学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国际教育的常见手段。由于偏远地区学生数量的减少,复式教学在农村小学基础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所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了解复式教学的现状及特点对每一个乡村教师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复式教学 教学策略  近年来,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交通条件的改善,农村小学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由于学生数量减少
摘 要: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师生共同面临的难题。它既无现成的教材,又无可循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教无定法、各显神通。在作文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采用评说结合、以说促写的教法。写前说文解题,写后评说优劣,平时留心观察,加强说话训练,多管齐下,能使大多数学生爱上写作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说评结合 以说促写 以评促写 写作兴趣  一直以来,写作文都是许多学生语文学习路上的难题,不少人望
摘 要: 小学生写作文,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做不到具体生动。有的学生写的故事框架很好,但很难打动人,难以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主要原因是缺少细节,缺少真实细腻、饱含真情的细节描写。细细揣摩大师的名篇,能够感动我们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细节,而并非每一个部分。学生对怎样打动人这一问题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偏差,教师要正确地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独特经历和感受,把那些“崭新的细节”写细写活。  关键词: 作文教
摘 要: 本文由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引出,结合教学教育实践和平常的思考,探索教育与教学的慢的特征,以期让教育教学回归它的本性,最终实现有效教育教学。  关键词: 慢教育 价值观 创造意识  重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吴非老师从容、淡定的教学思想,他那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他的平易近人的处世哲学,让我感触很深。吴非老师说:“教师的工作,在很大意义上也是留给未来的。历史书上也不会写下某某老师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