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根据前期临床试验及文献检索结果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行中医辨证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银屑病患者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S+)水平的测定为中医从血分辨证思想找寻现代血清免疫学检查的依据。使中医证候客观化,为临床辨证提供简便可行的试验室检查依据。第二阶段是结合辨证结果在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让患者遵循辨证分组的要求进行药物的干预治疗,在治疗完成前后观察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提供可能的解释,并进一步为实现中医药对银屑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共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在结合前期临床工作及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并搜索文献总结出有效的中医辨证方法,使用该方法对临床病例进行搜集整理。共收集病例53例,其中血热证20例,血虚证20例,血瘀证13例。血热证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1例;血虚证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12例;血瘀证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例。抽取受试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并比较各组间检验结果有无差异。第二阶段,对入组的患者进行辨证施治,采用口服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皮肤科银屑病学组所拟的中药汤剂(血热组-凉血消疕汤、血虚组-养血消疕汤、血瘀组-活血消疕汤)并配合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商品名:金纽尔)的治疗,疗程共12周。疗程完成后对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再次进行检测,比较药物干预前后后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有无变化。
结果:按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血热,血虚,血瘀三组,对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发现:在CD4+T细胞水平上,血虚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血热组及血瘀组(P<0.05);而血热组与血瘀组患者之间的CD4+T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在CDS+及CD3+T细胞的百分比水平上三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对入组患者进行药物干预治疗后(因血瘀组完成观察病例过少故不纳入统计):血热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在进行中药干预后明显下降(P<0.05)而CD3+及CD8+T细胞的百分比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血虚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及CD8+T细胞百分比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与T细胞亚群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血虚证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水平较其他明显升高,故可认为CD4+T细胞在血虚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中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中药干预后血热型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有了显著的下降说明了本次研究所用中药方剂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这是中医中药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上发挥作用可能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