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语境中传统农具当下境遇的调查研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g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落语境是由村落空间、生产形态(生计方式)、村落人口、村落时间制度等共同构成的实体的、文化的场域,农具作为村落语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于村落语境中传统农具与相关要素间的关系、农具的生产使用情况等各个方面的研究,较为常见。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传统农具,以甘肃省通渭县丁家店村为个案进行定点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是传统农具的存续状况——嵌入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劳动用具的日渐消失和农具本身承载的生产知识逐渐被边缘化、被遗忘的当下境遇,并以此来阐释面对村落语境的变与不变之间生活主体(农民)的主动适应与理性选择。有鉴于此,本文将从民俗学的学科角度对传统农具予以探究,尽量避开宏观的学科层面关于农具演变史的系统性讨论,而是聚焦于一个普通村庄——丁家店村现存传统农具的描述以及探析生产知识在村落变迁中被边缘化、被遗忘的当下境遇。通过描述丁家店村村落语境中农具、农事活动中的农具、村落变迁中的农具的存续情况,分析村落语境中传统农具与村落空间、生产形态、村落时间制度的关系,农事活动中农民对传统农具使用的理性选择,村落变迁中农民赋予传统农具的理解,用以说明在丁家店村农民处理“人”与“物”之间关系——“有用”与“无用”的内在逻辑的作用下,农具被弃置、农民与农具之间建立起来的超越物质属性的亲密关系的逐渐消解、生产知识被边缘化与被遗忘的必然性和传统农具留存村落社区从而留住乡愁的可能性。这是本文的研究要旨。
其他文献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是二十世纪最雅俗共赏、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深受读者喜爱。然而,毛姆在批评家和文学学者的圈子里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其有生之年,不少文学史著作对其视而不见,即使提及,也仅仅把他当作一个二流作家,认为其作品经受不住严肃批评家的审阅。今天,评论界虽然逐渐认识到毛姆创作的价值,但对于他在文学史上的定位仍然存在不少争议。本文以毛姆的两部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和《寻
老年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医院孙开英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尤其是肺性脑病和重症病患者,常表现为出血量大、疗效差
非遗类型纪录片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拍摄主体,非遗题材纪录片通常会以具体的某项非遗项目为切入点,通过其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展示形式为拍摄线索进行拍摄,从而全面且客观
描述某型高速铁路保护装置静态和动态IEC61850建模的详细过程.静态建模定义了逻辑设备、逻辑节点、数据属性和保护装置所提供的IEC61850服务类型.以逻辑节点PDIS的动态建模为
纪录片传播着本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纪录片是故事情节、动态画面、背景音乐、旁白配音和即时字幕的多模态统一体。纪录片的字
中韩正式建交之后,两国经贸往来飞速发展,贸易依存不断增强,贸易形式也逐步发展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在此基础上,中韩两国政府于2015年6月1日签署了中韩自贸协定,大幅降低双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各地出现了大量城乡结合新区。这些城乡结合新区,既不是真正的城市,也不是纯粹的农村,更有别于城乡结合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
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就是能源发展史,从木炭能源造成的土地荒漠化到化石能源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人类对能源越来越严重的需求,迫使我们寻找安全洁净可再生的新型能源。众所周知,
五月底的武汉,天气已有些闷热。刚从羽毛球场回来的刘思强,一边擦着满头的汗,一边亲自倒水招呼来访的记者。动作敏捷,言辞利落,一点儿也看不出已到知天命的年纪。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况且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