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X3受体在初级感觉神经元中经轴突逆向运输传递信号的机制和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周神经系统的初级感觉神经元为假单极神经元,由胞体发出单支神经,在不远处分成中枢支和外周支神经,神经元胞体内合成的蛋白质通过轴浆运输系统源源不断地运送至末梢来发挥功能。轴浆运输主要依赖于微管及以微管为轨道的马达蛋白来完成。微管相关的马达蛋白为kinesin家族和cytoplasmic dynein,它们分别介导着蛋白质由胞体向末梢的正向运输以及由末梢至胞体的逆向运输。目前,由cytoplasmic dynein复合体介导的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家族受体以“信号内吞体”的方式逆向传递信号方式已经被广为接受,而对其他配体/受体系统在逆向运输过程中传递信号的现象和机制却了解很少。我们的工作发现了在初级感觉神经元中ATP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P2X3能够通过逆向运输将信号携带至神经元胞体。首先,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结扎模型我们发现P2X3受体积聚于结扎处神经的近侧和远侧端,提示P2X3受体在坐骨神经中存在逆向运输。进一步通过对培养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进行活细胞成像实验发现,小GTP酶Rab5参与了P2X3受体进入早期内吞体的分选,以Rab7为标记的晚期内吞体则介导了P2X3受体的长距离逆向运输,溶酶体不参与P2X3受体的长距离逆向运输。通过体外建立微流小室培养神经元的实验发现P2X3受体的逆向运输受到其配体ATP的调节。在培养的DRG神经元中,ATP可以激活P2X3受体并引起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的活化,长距离逆向运输的P2X3受体携带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APK)通路信号分子,脂筏结构域作为募集特定信号分子的平台参与了P2X3受体的逆向运输和下游信号传递。最后,在微流小室培养神经元的轴突小室激活的P2X3受体实验发现,P2X3受体信号能够通过逆向运输导致神经元胞体细胞ERK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活化水平显著升高,进而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轴突小室P2X3受体的内吞和逆向运输能够阻断这一过程。此外,在发育早期的DRG神经元中,P2X3受体逆向信号可能会促进神经元轴突的生长,但不能维持神经元的存活。综上所述,配体门控离子通道P2X3受体以信号内吞体的方式通过轴浆的逆向运输至神经元胞体,并引起转录因子活化而导致神经元兴奋性的增加或促进轴突生长。这些发现提供了关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信号传递的全新机制。
其他文献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它使用一系列低速子载波并行传输数据,具有抗多径干扰的能力、能以很高的频谱利用率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等优点。数字音频广播(DA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网络服务逐渐渗入到各行各业中.微信作为时下热门的信息沟通工具,在英语教学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开发性与可利用性,尤其是其扩展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国已进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在精准资助政策下,全国各省份也相继开展了各项资助育人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虽然这些
空穴化影响着维管植物水分运输,是植物生理生态的重要影响因素。空穴化起源于空气接种,然而学者们对于气泡进入管状细胞以后的空穴化过程却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一些学者提出空穴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我国音乐教育十余年.新时代提出高中音乐教育培育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适应时代要求,2017年教育部颁发《普通高中音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小麦的稳产高产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由于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小麦的产量大幅度下降。因此,努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是现在小麦育种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基因工程育种克服了传统的育种方法育种周期长等的弱点,为小麦育种提供了一条更新的途径。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将抗虫、抗病、抗逆、增产等基因转入小麦中已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一种必备且必需的技能.但是,国内大部分学生仅仅通过老师的课堂授课、课下练习、试题检测、单词
植物功能性状成为近年来生态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反映植物对环境的响应特征。本文以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油松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