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研究--以章丘市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er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人口比例中有80%以上生活在农村。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农村居民没有医疗保障,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转不良,致使疾病成为农村居民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严重。如果农民的健康不能得到全面改善,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并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是现阶段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是社会函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政府卫生工作的重点问题。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2003年1月10日,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在全国试点。山东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2003年2月开始,结合本省实际,确定了7个县(市、区)为首批省级试点县,初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过近七年的试点推广,不断建立完善相关机制,截至2009年上半年,山东省提前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省135个县全覆盖的目标,农民参合率达到了98.61%。   章丘市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县级市,自2004年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根据自身的经济人文等条件,在省内新农合制度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本地经济生产条件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其在全省所处的经济发展地位与山东省在全国内所处地位相当,故本文选取章丘市作为调查样本市,借助济南市卫生局以及章丘市卫生局的支持,对章丘市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相关资料,认真总结制度运行经验,掌握章丘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具体开展状况,根据其实际运行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找到影响和制约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顺利发展的问题,发掘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提供政策依据   本文采用文献复习法、小组座谈法、调查法、访谈法、数据分析法、典型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以及章丘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模式、运行效果等进行评价研究,并从中得出结论:山东省开展的新农合工作在现阶段的制度设计、管理模式、以及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资金筹集水平低,资金来源不稳定;补偿方案设计不合理、报销手续烦琐、补偿比例偏低;管理人员欠缺,监督管理措施缺位,基金管理存在漏洞;管办不分,管理手段落后;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现有条件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需要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因地制宜构建合理的补偿机制,扩大受益面;创新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提升农村卫生服务技术水平;提高医疗保障程度;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简化筹资过程,降低筹资成本。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完成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后经济得以加速发展,虽然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企业信用缺失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已经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
“生源问题”关涉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存亡,关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破解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困境是学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论文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广西演艺
摘 要:贵州省是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扶贫攻坚任务重。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能达到对贫困地区农村的增加就业促进增收效应、人口减压效应、特色产业带动效应及人口素质提升效应。为形成这些减贫效应,需要进行农村人口市民化机制建设、人口梯度转移机制建设及政府主导的移民搬迁机制建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减贫效应;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城市病中的人口、能源、环境、交通等问题,在我国城市中不断涌现,成为制约我国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为解决这些问题,以建设节约型
[教学目标]rn1.借助“历史时间轴”和学生自查资料“近代屈辱史”了解创作背景.rn2.借助拼音和“干将莫邪”典故,将课文读通,了解全文.rn3.通过语势图,发现课文在内容和表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