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纬度地区,观测得到的数据不同程度受到了斜磁化的影响,直接利用该数据解释是难以准确研究地质异常体的位置和分布情况的,因此需要进行化极处理。但是化极过程中的化极因子属于放大性转换因子,纬度越低,放大作用越强,会导致化极效果不理想。磁异常转换模量的提出,成功避免了化极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与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化极、解析信号等比较而言,该方法的异常特征更接近实际磁异常体的水平位置,对于异常解释推断有很大帮助。本文分析了磁异常转换模量的五个模量特征,其中模量Ta与实测磁场同阶,模量E、Q、R为磁场分量的一阶导数,模量L表达了磁场高阶导数的信息。通过转换模量特征可知,二度体异常是不依赖于异常体的磁化方向,对于三度体异常其弱依赖于磁化方向,这一特性很适合低纬度地区磁异常数据处理解释工作。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发现转换模量具有比较小的中心偏移量和相对峰值的优点,兼具计算量小、计算方便的优点,能准确的反映异常体的水平投影及边界情况。文中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建立了简单模型和3D复杂模型进行正演研究,比较了磁异常转换模量在不同埋深以及不同磁化方向影响下的简单模型的处理效果,分析了对于3D复杂磁异常模型处理的效果,并通过综合比较分析验证了磁异常转换模量能够准确反映磁性地质体位置及其边界信息。最后结合野外资料,利用磁异常转换模量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