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血浆NO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关联性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72369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新疆哈萨克族(哈族)、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并分析其与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的关系;探讨分析这三个民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机制。方法(1)入选2012年11月—2013年7月流行病学调查的新疆玛纳斯县和沙湾县哈萨克族219例,伊犁维吾尔族182例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汉族3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哈、维、汉EH组,哈、维、汉对照组。检测入选者常规生化指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NO浓度并进行比较。(2)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将正常血压组进一步划分为正常高值血压组与理想血压组,根据血压不同分级划分亚组;进行亚组间NO水平的比较分析。(3)通过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相关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设定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哈族EH组BMI、TC、LDL、HDL均高于汉族EH组,TG、UA低于汉族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EH组BMI、TC、LDL、HDL均高于汉族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哈族、汉族EH组血浆NO水平均低于其相应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EH组NO浓度低于维族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哈族EH组NO水平低于汉族EH组及维族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EH组NO水平高于汉族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哈族EH组中,血浆NO水平与SBP、DBP、BMI、LDL-C、UA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哈族对照组中,血浆NO水平与BMI、LDL-C呈负相关(P<0.05).(5)维族EH组中,血浆NO水平与SBP、DBP、BMI、TG、L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维族对照组中,血浆NO水平与BMI、LDL-C呈负相关(P<0.05).(6)汉族EH组中,血浆NO水平与SBP、DBP、BMI、LDL-C呈负相关(P<0.05);汉族对照组中,血浆NO水平与BMI、LDL呈负相关(P<0.05).(7)哈族正常高值血压组NO水平低于理想血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哈族高血压组NO水平低于正常高值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维族血浆NO水平:理想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高血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汉族正常高值血压组NO水平高于理想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高血压组NO水平低于正常高值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哈族、维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组及正常高值血压组血浆NO水平均降低(除汉族正常高值血压组升高外),且与血压、肥胖、血脂存在相关性,提示NO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调节。(2)哈族、汉族、维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O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个民族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浆NO浓度对比与其高血压组趋势相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别是否与种族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3)哈族、维族、汉族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超重、脂质代谢异常,与高血压的传统危险因素大致相同。
其他文献
火爆的消费品电子商务,逐步点燃了农资经销商那根敏感的神经,农资电子商务市场也正在逐步崛起。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2012年上半年新增网民中,农村网民占51.8%,农村
目的:使用人工实验环境模拟舱复制干热环境下清醒状态热射病(conscious heat stroke,CHS)大鼠模型,观察CHS大鼠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结合大鼠胃肠黏膜腺体组织及组织中胃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