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固体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h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对材料的表面保护和表面强化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表面改性技术。表面改性是通过有目的地改变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来实现的,通过改进功能、改善或提高材料的应用性能以满足当今新材料、新技术的要求。同时,表面改性也是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重要途径,例如仅通过对建筑装饰材料的表面进行改性就能使其摩擦力发生变化,达到要求的标准。材料的疲劳断裂、磨损、腐蚀、氧化、辐射损伤等,一般都是从表面开始的,因此表面改性可以以最低的经济成本来提供优质的产品。此外,各类改性剂的开发合成、改性剂与基体间的作用研究、各种评价方法对不同材料不同改性剂的适应性问题也正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表面改性不仅已成为表面化学中的热门课题,也是界面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表面化学改性通过表面改性剂与材料表面进行化学反应或化学吸附的方式完成改性,改变固体表面的润湿性、界面张力及电性质等使固体表面性质得到提高,以增强材料性能。这是目前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改性方法。本文固体改性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磨光花岗岩表面化学改性与摩擦力改变的相依性;第二章,地表黏附石油的无污染分离。第一章主要是以磨光花岗岩为例研究坚硬的固体表面的防滑、增强,主要内容如下:(1)合成了一种用无色无味水溶性的复合有机硅材料。该复合有机硅材料能与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的花岗岩磨光表面反应形成烷基硅氧结构,在基材表面上生成一层几个分子厚的不溶性防水透气膜,逐渐形成化学吸附膜。(2)采用表面接触角、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电渗等方法对经复合有机硅材料改性后的花岗岩表面性质作出了表征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花岗岩表面憎水性明显提高,微观形状趋于颗粒变小、均匀,表面电负性降低。(3)通过测定改性前后花岗岩磨光表面的摩擦系数和抗冻融性,表明改性后防滑、增强效果显著。(4)我们认为复合有机硅材料提高见水就滑的花岗岩表面摩擦力,增加光滑硬表面的防滑能力是由于反应形成的膜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以及改变了花岗岩的表面势能。第二章主要是以粘土(砂)为例研究疏松固体表面无污染油砂分离。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并合成了一种油-土分离处理剂。(2)通过脱油效率实验证明油-土分离处理剂能够有效分离黏附在砂子表面的石油,并且使油中不含水,水中不含油,土壤中不含油。(3)通过岩心稳定性实验,测定岩心试样的溶失率、水敏性及渗透率表明油-土分离处理剂对土壤不会造成伤害,能够防止粘土膨胀。(4)对比普通的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化学洗涤处理的机理,探讨了油-土分离处理剂的脱油机理。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以赛带练"、"以赛代练"与"比赛训练法"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就如何处理好篮球运动中比赛与训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新的论点和论据,为篮球运动训练发展寻
背景和目的:慢性脑缺血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伴发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Binswanger病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早
简要综述了藻类生物技术在水污染生态毒理学和污水生物净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实例,同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应用藻类生物检测技术对重金属、农药、有机污染物、有毒
文章通过说明在这个艺术与自然联盟的时代,自然韵律美为设计开辟了新途径,着重论述了肌理美在设计中的运用,并结合自己的实践,阐明了肌理美与自然材质设计带来的自然韵律美。
本文基于并购贷款、融资支持等鼓励兼并重组政策背景,构建融资约束、相对规模和并购绩效理论框架,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路径分析实证检验发现:在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并
论文以串空间理论为基本架构,因为串空间理论结合了多种形式化方法的思想和技术,本身体现了协议形式化分析领域的发展方向,而且可以用定理证明的手动方法完成证明,得到可信的结果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才能更具生命力。近年来,我国酒店行业陷入一个怪圈:一边是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或跳槽,一边是饭店业人力资源的短缺。
自由贸易理论主张,自由贸易政策能使贸易双方得到更多的贸易利益。但现实中各国政府却不同程度地对贸易进行干预,形成了自由贸易理论与实践的背离。本文利用博弈模型,从东西
固体微区分析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大信息量地提供有关元素在固体样品中的分布状况,已在各领域内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具有
目前软件开发中普遍存在软件质量低下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多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随着软件系统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